有一说一,华为的鸿蒙系统适配手机确实迟缓,但咱们别忽略了,华为的鸿蒙其实不是专为手机而研发的,它的目标是包罗万象,在所有的电子产品上跑出一个操作系统,建立一套完成的生态圈。只是对手的突然发难让华为被迫推出鸿蒙,从这个角度看华为鸿蒙的反应速度已经相当快。
事实上,从华为鸿蒙的表现看,它带给人的惊艳程度不亚于谷歌的安卓和IOS。比如在第三方组织的测试中,即便是有应用负载的情况下,鸿蒙的页面恢复率要远远高于苹果IOS的页面恢复率,这直观说明,华为的鸿蒙提醒不仅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而且在运行速度上要比IOS更流畅。
看到一个新入局者做出这样的成绩,国内的媒体都纷纷现身对华为进行称赞和表扬,甚至还获得了官媒的力挺。央视方面不仅肯定了鸿蒙的成绩,而且还将华为鸿蒙视作是打破操作系统垄断的有生力量。而国内另一家官媒中纪委,通过自身网站发布文章,一方面驳斥了华为“套壳”安卓的不实言论,另一方面对华为鸿蒙的研发、背景和前景进行了深度剖析,直接给华为鸿蒙系统正了名。
很明显,站在官媒的角度,华为是坚挺的,而鸿蒙系统是承载华为走下去的希望。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国内媒体对华为鸿蒙大加赞赏的时候,鸿蒙在海外的知名度却不高,甚至很多人都对此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鸿蒙不够优秀,而是由三个很现实的原因决定的。
首先,鸿蒙诞生的背景时机不太好。前文中说过,鸿蒙是华为的“后手”,而当华为推出鸿蒙时,华为手机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滑,新机的出货量也大幅下滑,因此鸿蒙在国外的群众基础不如国内,更别提他们相互之间会分析鸿蒙了。
其次,相对于安卓和IOS的市场份额而言,鸿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操作系统的占比中,安卓能拿到近7成分份额,而苹果IOS能分走其他三成,留给华为鸿蒙的发挥空间是有限度的。另外,华为的鸿蒙系统在体验时跟安卓还很类似,海外用户的关注度自然不会太高。
最后,现阶段鸿蒙系统的弱小,注定让全球熟知鸿蒙是一场持久战。华为高管对鸿蒙提出的目标是什么?希望在年底能能实现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突破3亿台。可需要注意的是,3亿用户的量不管跟苹果比还是安卓比,都差了一大截,更何况这3亿台设备还包括其他电子产品,归属于手机的搭载量只怕会更低。因此,华为鸿蒙在国外无人问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不过话说回来,海外看衰华为并不意味着华为没有海外的生存机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的鸿蒙系统应该清楚,依靠现有实力去跟其他两个操作系统去进行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目前华为鸿蒙系统要做的,就是保持低调,用最快的时间达成16%的生死线,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至于外界如何评判鸿蒙,就由它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