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长自身对读书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读书没有用。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这样家庭教育下,孩子又怎么可能对读书产生强烈的兴趣呢?
其次、家长认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将教育孩子的重担都丢给了老师。当老师反映孩子身上有厌学问题产生的时候,家长会非常着急苦恼,还是把解决问题的期望寄托在老师身上。
当孩子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厌学情绪根深蒂固时,老师的用心良苦反而会被孩子当时是针对自己的说教,也起不到的作用。
第二、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淡薄,方法单一不科学。
对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了解,简单的放纵溺爱孩子,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情商的培养。过度关注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不加迟疑的满足,往往会造成孩子意志力薄弱、受挫能力差。

其次、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思想,教育孩子的方法过于严厉粗暴。这样,长此以往,则必定会使孩子自我价值感降低,意志消沉,没有了学习、向上的动力,看不到希望,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孩子厌学。
第三、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家长给孩子营造的学习环境比较恶劣导致青少年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