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底气来源于妈妈的自信
近日,被一位小学生的作文惊住了——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家庭妇女!
看完这篇作文,如鲠在喉,但却看到了孩子内心的苍白!
朋友林子和老公经营一家物流公司,两人白手起家,平时忙忙碌碌,孩子的功课却成了难题,因为住得近,她便把孩子的企业辅导托给了我,付了市场上家教的钱。
平时也在教自己家孩子,她家孩子来了也就顺带管了。起初从熟人的不好意思,到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从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到开始与我谈心,经历了两个多星期。
由于平时在校没听懂的知识点,回到家无人指导,看着别人家孩子的父母都当起了自家孩子的家庭老师,甚至比老师教得还要好。再看看自己,父母不仅对他的学习帮不上忙,就连开家长会都经常缺席,他成了班里的差生,很自卑。
自从来我家学习后,他的功课得到了进展,同时也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各种不愉快。
偶尔的一次,看到他的一篇作文——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家庭妇女,看完泪奔。
父母为了孩子能有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得不放下陪伴孩子的时间去努力工作赚钱,那些看似真诚的“为你好”都成了孩子心中的父母缺席。
他描述着自己内心的悲伤:“为什么别的父母都能教自己的孩子,而我的妈妈却不能?不会做的题她从来都不会教我,都是问我的阿姨。每次看到别人的孩子都是妈妈在辅导作业我就很羡慕,为什么我的妈妈什么都不会?为什么我的父母就这么没用?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家庭妇女?每次妈妈都说我吃苦受累到底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吗?可这是我想要的吗?为什么大人总是那么自以为是呢……”
我拿了和他妈妈的聊天记录给他看,那些无能为力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心里:“我吃了太多没文化的苦,所以才想让我的孩子不走我的老路”!
我与他推心细谈:“每个父母都有他们的不完美,但他们爱你的心是真的,他们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给你最好的生活,只不过表达的语言错了。但我们要学会原谅父母的不完美,长大后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再也没有人真心地希望你好了……”
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经常会听到父母给孩子灌输上学无用论。当网红就能赚钱,谁还苦苦读书啊?
教育的本质不该被扭曲,只有足够多的知识来充实你的大脑,你才会在是非对错面前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才不会在将来迫于生活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无数妈妈在孩子叛逆期心力交瘁,而孩子却同样是想逃脱魔掌一样想躲开妈妈的“关爱”!
辛苦付出却换来在孩子心中一个“怨妇”的形象,为什么?
1、想要孩子学会感恩,先戒掉自己的亏欠
近日爆火的电视剧《小舍得》最令人扎心的教育观就是米桃父母,他们总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自己用了几十年都没有改变的命运为什么要强加给一个孩子身上?
想要孩子有出息,这本没有错,但太多的压力,就等于在逼孩子。
生而为人,谁都想开心地生活,孩子也不例外。
反观南俪和夏君山,他们的教育方式才更值得父母们学习,他们总能引导孩子积极地看待生活中的所有,包括孩子那些并不切合实际的理想。到了比曙光更美好的东西。
米桃对南俪和夏君山说:“我的理想是想当飞行员、一个好妈妈,这个理想一定很没出息吧?”
南俪却告诉她:“阿姨相信 ,你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妈妈的,理想都是伟大的。”
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
2、积极鼓励为主
和孩子沟通,学会把否定换成肯定,把批评换成赞美,想要赞美时高声表达,想要批评时咬住舌头。
打压式教育,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疏远的最直接原因。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看好的孩子,你让他怎样去散发光芒?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吧,即使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