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夫妻财产制是指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以后财产发生的效力,目前法律规定的财产制有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两种。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法定财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男女双方未在结婚前对婚后财产归属进行明确约定,由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一般除法律明确规定归个人所有的财产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夫妻结婚后的收入,即使一方月收入十万元,另一方月没有收入,那这十万元也属于双方共同共有。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日常生活中,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日常生活中,只要结婚登记后,双方工作每月发的工资、奖金、年终奖等劳动报酬;或者通过劳务、雇佣等关系赚到的钱,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具有平等处分权。总体上来说,一个打工者在公司或老板身上挣到的钱,到家就是夫妻双方的。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这个的主要对象是做生意的老板或个体工商户,只要是生意合法、扣除应该缴纳的税费和成本,到自己手里的净利润,都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离婚,他挣到的1300亿美金,就要和妻子进行分割。
3、用婚前的个人积蓄,婚后购买的房屋、车辆等有形资产。虽然这些财产是婚后购买,但是他是用到婚前财产,只要能够明确确认是用婚前财产购买的,即使财产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上还是属于个人财产。司法实务中,主张个人财产的一方,举证责任不太好明确,所以法院还是倾向以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4、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首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次,离婚时要严格区分婚前和婚后所得,不能直接以离婚时的余额进行分割,只能就婚内取得的住房公积金和补贴进行分割。
5、知识产权收益。需要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已经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取得的财产性收益。离婚时还没有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法院一般不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比如丈夫写好了书稿,离婚时还没有联系好出版单位,但创作过程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虽然丈夫创作,但是妻子对家庭付出了更多家务予以支持,所以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归丈夫一方所有,在分割其他财产时,法院对妻子予以适当照顾。
6、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规定只归一方所有的,均属于夫妻共同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