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纯线下营销人,口语:铺货率。
这部分人在过去几年是处于集体失语状态,因为话语权和注意力被互联网剥夺,原来的语言体系和知识体系好像一瞬间失去了市场,处于没有人听,也没有新内容可讲的状态。
线下营销人在过去20年里面曾经成功创造了中国营销史上神一样的战略战术系统:深度分销。过去成功的快消品大品牌几乎无一不是在这个系统里面折腾成功。这个将战术运用到极致的操作系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营销人,也成功的捍卫了来自线下90%的快销品贡献量。这些兄弟们整日走街串巷,立刀横马,也算快意江湖。
2、纯线上营销人,口语:流量。
互联网的到来,尤其是电商的崛起,带动了一批营销人的兴起,也带走了一批营销人的转型!这些人以新的知识体系和经营维度为抓手,无区域甚至无组织,个体崛起,插上了互联网翅膀。大量营销人、年轻人转入以互联网打造的新世界,营销岗位开始模糊,边界不再清晰,甚至再也找不到与“营销”有关的互联网职位。
新媒体人、网红、达人、快递小哥、美团饿了吗小哥、滴滴司机……这些新兴职业浪潮一样的扑来,形成了新的世界,传统营销人开始枯竭。
3、线下营销人+互联网:标签:新营销。
线下营销人在沉默很久之后,互联网的交易边际开始逐步清晰,很多飞不起来的快销品品类依然在线下盘踞。
如果着眼于销售,则似乎处于僵局,因为很多快销品在线上交易数量寥寥无几。但是,如果着眼于传播,则可以是另外一番景象。同时,互联网营销人长板是基于技术解决,短板则是操盘功力和管理功底欠缺。
一部分率先觉醒的线下营销人开始崛起,线下会做,线上会喊(传播),互联网的上半身,传统营销的下半身,上三路轻灵,下三路扎实!销售部市场部的边界模糊,职能重合,总部后台基于生产、研发、内容制造。新营销人就此崛起,在成就一些新生品牌崛起的同时,也开始带动一部分存量品牌的觉醒与转型。
4、互联网营销人+线下!标签:新零售!
新零售的出现是基于纯电商时代结束,线上流量枯竭之后,从线上到线下掠夺融合的开始。
用互联网工具改造装备FBC三个模块,使交易行为数据化,可视化,进而可控化,也就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