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的明显短板
造芯是近几年国内最为火热的话题,无论是国家的相关政策,还是一众半导体公司,都加大了对芯片自主制造的重视力度。这不仅是因为芯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还源自于美国制定的规则,让国内意识到了芯片国产化的必要性。
在去年九月份,美国擅自出手干预各大芯片公司的进出口事宜,通过限制台积电等代工厂的出货,来针对华为以及所有国产企业。这给国内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由于国产芯片的起步较晚,在制造环节显得力不从心,每年都需要从外界大量进口。
而随着美国规则的持续作用,国内对进口的依赖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卡脖子”的问题,就算有钱别人也不乐意卖给我们。于是国内开始奋发图强,决定提升芯片的自给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对半导体公司的扶持力度,来促进国产芯片的崛起。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一大难题摆在国内面前,同时也是国产芯片最明显的短板之一。这个难题指的就是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核心设备光刻机,国内之所以迟迟无法造出先进的芯片,就是因为光刻机的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时至今日连一台高端光刻机都没有!
很难想象,偌大一个国家,居然被光刻机给难住了,难道这种设备真的无法攻克吗?其实国内也有一家比较知名的光刻机厂商,那就是上海微电子,之前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上海微电子将会交付28nm的光刻机,虽然算不上先进,但是至少能弥补一下国内的缺口。
不过,与全球顶尖的光刻机巨头ASML相比,上海微电子就有点不够看了,前者独有的EUV光刻机,最高能满足5nm芯片的生产,是当前世界上最精密的设备仪器。想要追上ASML的脚步,单靠一个上海微电子肯定是不够的,于是国内很多公司和机构都展开了布局,例如华为和中科院。
院士发声,对国产光刻机泼冷水?
对此,大部分国人都感到非常期待,因为华为和中科院的实力摆在那里,有了它们的助力,人们都相信国产光刻机的突破指日可待。但就在前段时间,某次大会上中国院士吴汉明公开发声,并不看好国内对光刻机的布局,他觉得这样做不太现实。
具体来看,吴汉明院士表示,一台最普通的光刻机,含有超过10万个精密零部件,需要来自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协同合作。就拿ASML的光刻机来说,其光源技术是由美国企业提供的、材料来自于日本、光学系统出自德国,可以说是各个国家顶尖科技成果的结合体。
这样的设备对于国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攻克光刻机,可能性很低。显然,吴汉明院士的话不无道理,但是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却产生了争议,他们在想:中国院士公开发声,难道就是为了对国产光刻机泼冷水?
其实并非如此,吴汉明院士的观点让国内看清楚了光刻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虽然之前确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造出光刻机,但是在国内众多半导体公司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下,国产光刻机未必不能成为现实。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吴汉明院士让国内明白了自身和顶尖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虚心接受并继续努力,才能慢慢抹平,从而实现真正的崛起。所以说,吴汉明院士不是在对国产光刻机泼冷水,只是道出了国内的不足之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