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收购案仍在继续
去年下半年半导体行业传来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消息,美国知名芯片巨头英伟达,欲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日本软银集团手中收购ARM公司。如果这项并购计划顺利完成,那么将创造半导体市场金额最高的交易纪录,而美国的芯片实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英伟达大家都很熟悉,旗下的显卡产品享誉全球,创始人黄仁勋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ARM公司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可能有些人根本没有听过说,之前ARM本来是英国的企业,只是后来被卖给了日本软银集团,现在又要再次出售了。
其实单论影响力而言,ARM丝毫不输于英伟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胜一筹,不然它的价值也不会高达400亿美元。ARM不同于一般的芯片公司,它的主要业务是研发设计架构技术,并为各大芯片巨头提供授权服务,客户群体遍布全球。
在如今的芯片市场,主流的架构技术只有两种,一种是英特尔的X86架构,另一种就是ARM架构。其中X86架构主要服务于计算机CPU领域,而ARM架构则被普遍用在移动芯片上,像苹果、高通以及华为这类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都离不开ARM架构的支持。
正因于此,英伟达才会想要耗费400亿美元将ARM收入囊中,它深知架构技术的重要性,掌控了ARM就相当于掌握了手机芯片架构的命脉。但意外的是,英伟达的收购计划受到了强烈的抵制,除了美国之外,我们国内和英国都表明了坚决反对的态度。
由于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都很高,所以国内完全有资格对它们的并购案进行审查,而ARM之前本来就是英国公司,英国自然也有发言权。考虑到ARM架构的深远影响,国内和英国统一战线,都不赞成英伟达收购ARM。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英伟达400亿收购案仍在继续,国内和英国的反对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据了解,前段时间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公开表示,不会停止对ARM的收购计划,并且有望在明年之前完成。
对此,很多人都表示,英伟达这是下定了决心要收购ARM,在美国的支持下,难道国内和英国也挡不住了?显然,美国肯定是希望英伟达成功并购ARM,因为这样一来,两种架构技术都被美企掌握,它在半导体市场就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站在国内和其它国家的角度来看,如今美国的态度变幻莫测,一旦ARM落入美企手中,别的公司再想得到架构授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了。即使英伟达有言在先,不会干涉ARM的架构授权,也无法彻底抹除这种风险性。
但华为早已布局后手
那么对国内而言,英伟达收购ARM,会不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毕竟ARM架构的地位摆在那里,国内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避免。但好在华为和中科院早已布局后手,就算ARM最后真的成为了一家美企,影响也不会太大。
这个后手指的就是国产架构技术,中科院推出的龙芯架构和华为研发的达芬奇架构,在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后,未必不能取代ARM架构。而且龙芯架构针对的是计算机CPU,目前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品,华为达芬奇架构也不甘落后,正在追赶ARM的脚步。
除此之外,华为还曾买断了ARM的一种架构技术,不需要再次得到授权就能使用。虽然这种做法并非长久之计,但却可以很好地规避被“卡脖子”的问题,再加上华为出色的研发能力,国产架构的崛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