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华为只有自研芯片一条路可选,然而在光刻机获取渠道上,华为已经没有任何办法,甚至中芯国际的光刻机现在仍没有办法实现交付使用。好在华为不是孤立无援,国内顶尖科研院所中科院就曾明确表态,要将对方的“卡脖子”清单变成自身的科研清单,光刻机就被列入重点需要攻克的计划当中。
中科院的发声对于华为而言不仅是黑暗中的一抹阳光,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针强心剂,毕竟在现有芯片生产的制造模式中,只要攻克光刻机,不仅仅只是解决华为的问题,就连整个半导体行业所受的瓶颈都一并被解决,中科院凭借此举也被不少网友誉为华为的“后盾”。
事实证明,中科院不愧是华为后盾,当华为还在为芯片一筹莫展时,中科院悄悄完成一项壮举,在芯片架构领域,我国自主研制的指令系统架构已经由龙芯团队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在芯片架构方面的空白,顺带打破英特尔和ARM对这个领域的垄断。显然,中科院这次立功了。
公开资料显示,国际上共有三家研究芯片架构的企业,分别是英特尔和ARM以及MIPS。只不过在不久前,MIPS宣布将会把精力集中在RSSC-V的开源模式上。这就意味着在芯片架构方面只剩ARM和英特尔了。而今龙芯芯片架构的出现,打破了两强相争的局面,也显示出我们实现芯片架构的自主可控的基础实力。
根据媒体报道显示,华为之前采用ARM的v8芯片架构取得了永久授权,而ARM发布的v9眼下也不受对应的规则限制,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可能会继续使用v9的芯片架构。换句话说,或许龙芯研发的芯片架构华为不一定会使用,但有了龙芯研发的芯片架构,华为后续如果外部环境恶化,企业便可以多一条退路,从而绕开ARM和英特尔拿到国产自研的芯片架构。
当然了,龙芯架构的发布,不仅仅只是对华为有好处,客观上还有它的历史意义。龙芯架构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它标志着我们在半导体行业实现了新的突破,而打破英特尔和ARM的垄断是实现自主化的关键一步,未来的龙芯架构并将占据行业的一席之地,这也难怪人民日报会专门进行点名表彰。
人民日报表示:这是国产CPU历史性的跨越。短短一句话,既是对龙芯架构成绩的肯定,也充满对龙芯架构的未来期望。龙芯架构是国产自主可控的关键,只有借助龙芯这个地基,其他企业才有可能盖起高楼大厦,这是基础框架的完全转变。毕竟但凡有选择,谁也不会将自家房子盖在别人家的地基之上。
不得不说,看到龙芯架构的未来前景,以及人民日报对它的表彰后,真的是太提气了。要知道,眼下国内的芯片行业基础实力还很薄弱,想要实现腾飞和超越,还需要千千万万的龙芯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而这一次,龙芯架构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困难是攻克不了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要国产芯片的人才和产业链共同努力,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加油吧,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