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了好多年,而在两家平台的带动下,国内的电商规模不断扩展,每年的快递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双十一的营业额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也是在相争相伴的过程中,两家电商平台双双确立起各自的用户喜好和范围。然而当大多数人都认为电商领域再无新人时,拼多多的横空出去犹如一把利剑划破了原本的寂静。
这家在2015年才诞生的电商平台,仅仅用了5年时间,便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做到了市值破万亿,就连胡润都对它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在群体效应和营销模式的带动下,拼多多的成绩一天比一天亮眼,而今已经取代阿里成为国内“电商一哥”,在各项数据上也不比京东和阿里差。
早在今年的3月份,当时拼多多发布去年财报,我们发现其平台用户量达到7.88亿,正式超过阿里的7.79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商一哥。可是一次的胜利并不能代表永久的安逸,毕竟在拼多多不断下沉市场的启发下,京东和阿里先后开始抓紧下沉空间,都想学习拼多多的发展道路,来拿到更多的潜在用户群体。
别说,这招还真的有用,之前阿里方面的财报公布时,7.79亿的用户量已经悄悄攀升至8.11亿,净增用户量超过3000万。而京东方面的用户量成绩也显示,跟去年同期相比,京东用户也增长29%,基本达到5亿大关。但拼多多在这项数据上的表现仍然领先,就在不久前,拼多多的季度财报显示,平台用户量突破之前的7.88亿,已经上升至达到前所未有的8.238亿。
能再度压制阿里京东成为电商一哥,此时还要质疑拼多多的实力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毕竟用户量的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家对于拼多多的接纳度在提升。可是要问拼多多幕后最大的功臣,刚刚离职不久的黄峥应该是不二之选,通过分析拼多多的发展趋势,可能明显感觉到黄峥的精明是不输马云的。
黄峥避开阿里和京东的优势选择下沉市场,给拼多多赢得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另外一种生存思路,这就是社交的电商的起源。而这种独特模式,给拼多多带来的是核心指标的突飞猛进。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拼多多客户端的月活跃增速是全网平均值的28倍。而在买家数量突破新高之际,卖家数量规模也接近900万。
拿到这两个核心指标的拼多多,在本季度的营业额增长至221亿。数字虽然不高,但这背后凸显两个现实,用拼多多的人数还在增长,而买家也愿意在拼多多平台花费更多的资金。
话已至此不难看出,黄峥的精明是不输马云的,不仅另辟蹊径给拼多多定下商业属性,而且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原始的用户积累,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实现了顽强的逆袭。当然了,他更聪明的一点跟马云也挺类似,那就是企业高层人员的平稳交替,拼多多似乎也有了自己的“合伙人制度”。
不得不说,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征还是挺精明的,既完成了企业的转型和逆袭,还为企业打造一套可以良性运转的模式,这才是拼多多未来的可怕之处。眼下虽然黄峥已经卸任拼多多,但相信此时他是最放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