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业务短时间内成绩下滑已经是必然,想要维持运营,只能另寻出路。华为的业务总共分为两大板块,其中曾经是主业的通讯业务已经被后面才发展起来的消费者业务追赶上来。而消费者业务中最主要的就是手机,可以说假如华为的手机业务被腰斩的话,华为虽然不会直接消失,但也相当于失去半个臂膀。好在,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在不断转型和拓展业务范围,能够为手机业务的下滑分担压力,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失衡,毕竟失去荣耀后的华为手机真的有些难以维系了。
不过,华为的转型之路必然不会好走。因为华为并不是简单地要做手机的公司,而是一家要做高科技的公司,这一点有别于小米和OPPO,虽然后者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做科技公司,但是它们仍然还在较为低端的领域徘徊。比起华为的向上挑战来说,后者还是有些差距,当然了华为面对苹果三星这样的老牌,一样差距甚大。只有掌握核心科技,华为才能站得住脚,成为和苹果三星那样全球顶尖企业。
华为在掌握核心科技的方向上所针对的不可能只是手机芯片这一方面。早在12年的时候,就提出要做操作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鸿蒙系统总算小有成就。华为鸿蒙OS6月2日即将上线,但是和手机本身一样,操作系统想要走向国际,必然还是要依靠国内力量。而在国内其实华为本身在过去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但如今手机业务受限,鸿蒙操作系统的第一批适用主体只能是那些周边科技产品和已经卖出去的手机。可以想象,华为如果不能大规模出产新手机,那么鸿蒙系统就很难推广出去,更有可能随着华为手机业务的凋零而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就非常重要,鸿蒙系统想要真正“出圈”,还得依靠国内其他品牌的手机。苹果自然是不可能,别说苹果是漂亮国的企业,人家还有自己的操作系统。鸿蒙只能指望小米,OPPO,VIVO等同为国产的手机品牌了。
在一次发布会上华为负责人表示,友商何时能用上鸿蒙不在于华为,鸿蒙OS是开放开源的。华为表错了情?邀请加入鸿蒙,中兴拒接,小米、OV不表态。面对邀请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商却并没有支持鸿蒙系统,不仅如此,中兴还直接表明不会使用鸿蒙系统。为什么呢?
小米,OPPO并不是消费者而是竞争者,华为如果能够在系统上做得很好的话,鸿蒙在未来会成为安卓和苹果那些操作系统巨头。首先受益的必定是华为,要知道,华为并没有放弃手机业务,一旦国内芯片技术上升,解决华为的芯片供应问题,届时鸿蒙系统能够在国内成为主流,华为必然会发展为像苹果三星那样的企业。小米,OPPO的市场将会被大部分压缩。再者,操作系统并不是简单地装备实体零件那么简单,一旦小米,OPPO应用鸿蒙系统,难免将自己关键信息和技术暴露给华为,等于是被华为抓住了命脉,试想也没有哪一家企业愿意被同行拿捏的。
国内其他厂商不愿意支持鸿蒙系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其他厂商使用的技术也并不是完全自主,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仍然受到漂亮国的垄断,他们害怕被误会成站队华为从而受到制裁。比如说现在蒸蒸日上的小米,也难逃被人吐槽“组装厂”的命运。有华为的前例,这些手机厂商肯定是不敢支持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漂亮国下一个封禁对象是谁。
华为的困境是非常艰难的,国外国内市场都已经饱和成型。无论想要怎么发展,都难免会触及他人的利益,受到同行的排挤。华为现在想做的智能生态圈,可谓步步维艰。归根结底,只有技术够硬,才能打破任何质疑,任何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