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续航问题了,而这也就涉及到了锂电池。锂电池是目前在新能源交通工具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不过锂电池并非只有锂这一种金属材料在发挥作用,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稀有金属,其中钴就是最关键的一个。只不过作为稀有金属的它,全球储存量都极其有限,因此对于钴成为了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在新能源汽车上外,钴在其他众多领域也拥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列为战略性资源。比如在工业领域方面,除了被用于制作锂电池以外,还经常因为具有高耐热性和磁性而被用在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等温度极高的区域,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被加磁后在1150℃高温下才会失去磁性;在生物化学医疗领域,钴-60因为放射性经常作为标记材料而进行分子追踪等一系列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的研究等各种方面。钴可以说是用途极其广泛且难以代替的稀有金属之一,尤其是在当下科技发展中。
因此,我国在2016年的时候便把钴和石油、天然气等20种重用资源列入了战略性矿产目录中,老美也在2018年将其列入了35种关键矿产目录中。而且老美地质调查局相关部门主管内达·纳萨尔更是提出钴是当下老美所面临的供应链风险最高的稀有金属之一,对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老美在前几年正式设立了唯一一处以钴矿开采为主的矿场,在2022年将正式投入使用。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老美感觉到自己在钴上很有可能被卡脖子,从而被限制发展。金属钴储量中国只有8万吨,仅占全球1%,老美却担心被“卡脖子”,难道说我国有着许多钴矿吗?
其实并不然。相关勘测结果表明,中国钴的储存量只有8万吨左右,占全球1%左右。即使是这样的储量,也是老美将近一倍,但这也远远达不到对老美构成威胁的地步上,况且中国每年所需的钴有90%都是来自国外的,那么老美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呢?
中国关于金属钴的长远布局,令人叹服!虽然我国本土钴含量并不高,但是我国早在数年前就对钴含量高的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了迅速布局,从而掌握了不少的钴矿。其中刚果(金)就是全球钴含量储蓄最高的国家,占据了全球50%以上。但是当地由于技术有限,并没有进行大力开发,反而是进行了向外承包。我国诸多矿业公司就是把握住了这一机会,拿下了刚果(金)的诸多钴含量丰富的矿区股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老美进行制约。
相关信息显示,2016年中国最大钴业公司——洛阳钼业曾在2016年和2017年先后出手,拿下了刚果(金)中最大的铜钴矿股权的80%。其他的华友钴业、中国中铁、新疆金川矿业公司也纷纷出手,进而截止目前为止,中国掌握了刚果(金)地区钴矿近一半的产量,缓解钴危机的同时,也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了威胁。
当然了,仅仅掌握钴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国不仅对钴矿在早期进行了布局,对钴的开采、冶炼等各种技术都已经掌握了较高的水平,并且与钴直接相关的锂电池等各产品也都先后取得了巨大成果。相关信息显示,由钴直接精炼获得的产品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77%的市场,而当下最关键的锂电池这样的动力电池,中国也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等一批优秀企业纷纷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而老美当下又无可奈何。这才是老美担心钴被卡脖子的关键所在。
其实中国向来奉行的是合作共赢的原则,但当别人一再挑衅我们的时候,中国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对我们进行挑衅的国家也需要做好承担相应后果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