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故事中的新词与重点句子。
2. 出示故事卡片,提问:看到了什么?人物名字?有什么东西等。幼儿可以用单词或句型进行回答
3.出示图片、实物或手偶,教师边表演边讲故事。(2——3遍)
4.请幼儿充当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3遍左右)
5.讲完故事后就故事中的内容提问。
6.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五、英语儿歌的教学
(一)儿歌的类型:
对对类(two little funny birds等)两人一组进行表演。
小组类(what can you see等),几人一小组进行表演。
集体类(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teddy bear等)集体进行表演或游戏。
(二)教学儿歌的方法:tpr方法,在活动中学习和练习唱儿歌。
(三)基本原则:多样化的重复
1.改变方位:如分四个方向,每唱一句就换一个方向。
2.对唱:分两组对唱(two little funny birds);分2人一组,对着边表演边唱歌。
3.轮唱:围城一个圈,一人一句或大家一起唱,选择个别孩子轮流做动作(ten little indian boys或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等) 孩子们也可以围成一圈走,边做动作边唱歌边走圈。
4.滚雪球式唱法:唱一首歌曲时,孩子人数一个一个增加或一个一个减少。(10 red balloons)
5.节奏教法:教儿歌时可以用拍手或类似沙锤的东西(瓶子里装一些豆子或米等),来作为伴奏,让孩子建立起节奏感。(任意一首歌曲举例。)还可以齐唱几遍,每遍拍手节奏或次数不一样(如bingo)。
六、教具:
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若光凭嘴说就属于抽象逻辑思维,如讲桌子、椅子光说不行,得运用直观教具)应运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如图片、实物、玩具、多媒体手段等等。
1. 教具要新颖、有吸引力、有趣味性。(最好有声音、立体、可活动)(孩子喜欢新奇的东西)
2. 活动的插图色彩鲜艳、明亮。
3.要大一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看清楚。一张图片最小不能小于32开纸。但是用于孩子操作的可以小一些,并做到人手一份。
4.玩教具最好有动作或可活动,可以发出声响,便于吸引孩子注意力。
5.清洁、没有尖角、毛刺,不易摔碎。(安全第一,如不能用玻璃的教具,孩子摔碎危险)
6. 坚固耐用,操作简便。如用一张薄纸做教具,没有几分钟就撕坏了或折坏了,这就不适合(孩子有破坏性强的特点,喜欢咬、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