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肉松、牛肉干、各类火腿肠,这些基本都是深加工肉类,一方面,原料难以把控,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口感,有利储存,会在其中加入各种添加剂、酱油、糖、脂肪,通常都是高盐分、糖分,高热量,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肉类本身的很多营养都已经被破坏,所以吃了并没多大好处。即使是市面上标榜的“儿童肉松”也是一样。当然,如果想吃此类肉制品,自己动手制作,相对会更健康一些。
2. 各种脱水果蔬干
宣传中这类果蔬干能够锁住果蔬的营养成分,吃起来嘎嘣脆,口感也很好。很多人甚至以为可以代替新鲜果蔬食用。虽然经过低温冷冻干燥、油炸脱水等技术取得的果蔬干,在某些营养成分上能够更浓缩,比如一些不怕热的抗氧化物及维生素,但其糖分也同样得到了浓缩,也就是单克糖分含量会提高很多,很多不耐热的营养物质也会损耗。同时油炸脱水使其热量增加,可能为了提升口感,还会额外加入糖、油、盐等,往往脂肪含量提高。通常新鲜果蔬中脂肪含量不到1%,而很多果蔬脆片的脂肪含量可高达 10%~20%。如果经常食用,会使导致肥胖,加重心血管负担,而高糖食物也是衰老的元凶。
相对来说,冻干技术的果蔬干比油炸脱水的要好一些。
建议选择自然干燥的果蔬干,比如葡萄干、地瓜干、红枣等。
如果吃了果蔬干,相对主食的量就要减少。比如一包30克的蔬菜脆片(南瓜、秋葵、香菇、胡萝卜、芋头),热量可高达163千卡,相当于一碗3两重米饭的热量。
3. 各种盐焗、奶油、碳烤类坚果
坚果是健康的食物,每天吃一点可以益智健脑,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一直以来受大众喜欢。但是盐焗、碳烤类的坚果会在生产中额外加入食盐、糖、各种调味料,盐分、糖分、脂肪(包括反式脂肪酸)显著提高,而且二次加工,也破坏了原有的一些营养成分,经常食用的话,会导致发胖,而盐(钠)摄入过量会导致高血压。所以建议还是食用原味的坚果比较好。
4.风味酸奶等饮品
风味酸奶是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额外添加了其他原料(如果汁、果粒、麦芽、杂粮)的乳饮料。标有“饮品”“饮料”字样的酸奶,虽然含有牛奶和乳酸菌,但其主要成分是水,第二位的是白砂糖,奶只占 30% 左右。
而风味牛奶或其他水果味酸奶,含糖量就更高了,一瓶435ml的“零脂肪”乳酸菌饮料,含糖量高达70多克,相当于15块方糖。
如果用这样的“酸奶饮品”来代替原味酸奶,那么吃的不是健康,是糖和各种添加剂。
5.全麦面包、饼干
我们都知道全麦谷物是健康食品,但其实我们通常买到的全麦面包、饼干,全麦含量少,糖分高。通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麦。因为真正的全麦含有麦麸,口感粗糙,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为了改善口感,一般的商家都会使用普通面粉,再添加植物油、盐、糖、麦芽糊精制作而成。往往口感越好,越酥软的面包、饼干,添加的油脂和糖分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