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简称HPV)困扰着非常多的年轻女性。国内外研究显示,年轻妇女患宫颈癌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致癌程度,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会导致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等多种癌症。例如,凯西患的就是可能导致宫颈癌的HPV16。低危型的HPV则会引起类似尖锐湿疣这样的皮肤病。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健康第二大杀手,也是我国15-44岁女性的高发癌症。全球每年大约有57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死亡病例约31.1万,每隔两分钟,世界上就有一位女性因此殒命。
HPV病毒被污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事实上,大多数有性生活的人一生中都会至少感染一次HPV。除了性交直接传播,HPV也有通过物品接触传播的可能,例如接触被HPV污染的手,在入厕、沐浴等时不经意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生殖器官直接接触到被HPV污染的浴巾、浴缸、马桶等均可感染HPV。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感染HPV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即使是母胎单身、没有性经历的女孩也要保持警惕。
就像患了“病毒性感冒”一样,通常来说,感染HPV后,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半年到3年内将HPV清除。
感染HPV并不是世界末日,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HPV的特效药物。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武器”对抗HPV感染,这就凸显出了HPV疫苗的作用。
2006年,世界上第一支HPV疫苗在美国和欧洲获准上市,成为世界上首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2006年11月,HPV疫苗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上市,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
2008年,HPV疫苗被纳入英国免疫规划,英国和葡萄牙10到14岁女孩的疫苗接种覆盖率高达80%。
2009年,中国内地开始临床试验。
根据临床试验估计,宫颈癌疫苗可以预防70%以上宫颈癌的发生,它可以帮女性在面对无法预测的癌症风险时做一层防护。只有为适龄女性提供可负担的疫苗,才能将宫颈癌疾病对女性的威胁降到最低。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就曾说过: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个能有效预防肿瘤的疫苗,一个是HBV疫苗(乙肝疫苗),还有一个就是HPV疫苗,越早打越好。宫颈癌疫苗尤其需要打,特别家里如果有姑娘,早点在她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把疫苗先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