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这个话题人们一直在谈,但一直没办法让自己保持长久健康,尤其是当下全球仍旧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人们已经确切的体会到身体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这样一条黄金定律,但是怎样做才能保持健康呢?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1]
仔细观察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保持健康不是某个独立个体一个人能完成的。
首先,一个人是否健康,需要一定的“运气”,15%的遗传因素是没办法由自己掌握的。
其次,25%的外在因素也是没办法自己避免的。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有大范围的疾病流行,你自己是没办法独善其身的;生病了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就没办法快速治愈甚至没办法治愈,健康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生活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太好,也会为你的健康减分。
最重要的,就是自我保护这一块啦。遗传和外在条件作为外界因素我们个人无法掌控,但是个人保健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自己是可以守护的。
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科学的休息)
疾病=(懒惰+嗜烟+嗜酒)
也就是说,个人维护健康的法宝=保持好心情+适量运动+平衡饮食+好好休息+戒烟限酒。个人觉得这些选项还是能够实现的。比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持好心情就是不要经常生气,凡事想开一点,乐观一点;
适量运动就是实在没时间做运动,楼下散散步,饭后站一会,伸伸懒腰拉拉筋也是OK的;
平衡饮食也就是不挑食,不要只吃爱吃的,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太过油腻就好;
好好休息也就是不要熬夜,正常休息,保持至少7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是最好的;
戒烟戒酒,如果实在戒不掉,那只能减少抽烟喝酒的次数了,少量,争取将危害值降到最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压力过大抑郁症群体正在变大,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
所以,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家庭是否和谐、所在的工作或者生活群体是否友善等等。
如果觉得自己很痛苦,不要独自承受着,找一个信任的人倾诉或者选择告诉医生,给别人一个机会帮助你。
健康无小事,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家庭,好好吃饭,好好休息,适量运动,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给自己一个好好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