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与设备的关系
提起芯片产业,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因为只有技术达到了标准,芯片才能有所突破。诚然,技术确实是半导体芯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除此之外,设备同样在整个芯片产业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比如说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必需品光刻机,如果没有这项关键设备的支持,任何芯片都无法得到生产,就算技术再先进,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可能有些人在想,光刻机是一个例外,其它设备的重要性肯定没有光刻机高,技术还是最基本的条件。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因为一旦技术缺失,哪怕设备再高级,芯片也不会诞生。但是严谨点来说,芯片产业的正常运转既离不开技术也离不开设备,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芯片市场才会不断地向前进步,达到更先进的水平。
那么就我们国内的情况而言,制约国产芯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还是设备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自从米国芯片规则下达之后,半导体设备的供应不足就变成了国内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国产技术与国外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也就是说,国产芯片之所以迟迟无法崛起,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领先的设备,对国外进口存在一定的依赖。就拿上述的光刻机来说,国内虽然已经开始自主研发相关产品,但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突破,而在这段突破的时间内,只能向国外购买。
但让国内没想到的是,美国制定的规则同样会影响到光刻机的出口,就算我们想要花大价钱进购,别人也不一定会卖。好在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得到了ASML公司11台光刻机供应,即便都是些普通的DUV光刻机,也能够稍微缓解一下国内设备短缺的问题。
又一关键设备被中企攻克
不难看出,国内要想让国产芯片实现崛起的目标,设备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不然以后将会演变成各种“卡脖子”的问题。为了杜绝这种潜在的风险,最近两年国内进一步加大了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致力于攻克各项核心设备,为国产芯片扫平障碍。
在这种举国支持的环境下,国产半导体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例如中微半导体研发的5nm刻蚀机正式投产,并且还得到了台积电的认可。而除此之外,又一芯片关键设备被中企攻克,已投入使用,成功打破西方技术壁垒。
这项设备名为晶圆减薄机,虽然不像光刻机和刻蚀机那么出名,但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晶圆减薄机主要作用于芯片封装过程,可以对晶圆表面进行深度清理,避免出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进一步提高良品率。
而攻克晶圆减薄机的中企就是北京中电科装备有限公司,其推出的8英寸晶圆减薄机已投入使用,为很多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8英寸晶圆减薄机指的就是对8英寸晶圆进行深度清理和减薄的机器,此前一直被西方企业垄断,如今中企终于打破了这种局面。
大家都知道,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是芯片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三个过程,而8英寸晶圆减薄机的登场,则可以为芯片封装提供更大的帮助。所以对于我们国内而言,北京中电科突破的关键设备意义重大,或许能够帮助国产芯片事业再进一步。
当然了,8英寸晶圆减薄机并不是中电科的终点,只要它继续努力研发,以后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果,继续为国产芯片添砖加瓦。相信在一众国产半导体公司的支持下,中国芯一定能顺利崛起,不会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