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说的没错
尽管芯片只有拇指盖大小,但却承载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命运”。小到智能家电、手机和汽车,大到航空火箭都离不开小小的芯片。所以,我国在老美断芯华为之后,开始“大张旗鼓”的发展芯片自主化,并制定了2025年达到70%的芯片自给率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中科院的带头下,全国各科研机构联动,目的就是要从0到1 突破。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功,比如龙芯团队成功研发了指令系统架构,填补了我国在芯片架构领域的空白。上海微电子也自研了国产的28nm光刻机,今年年内就可以商用。
很显然,我国不仅要完成芯片自主化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在这个关键时刻,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却这样表示:全球没有任何一国家,能够独立建立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
此话一出,让国内半导体行业“炸”开了锅。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张忠谋的话就是想我们知难而退,放弃建立半导体产业链,这样台积电才能更好地从中国市场赚钱。
其实张忠谋说得没错,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建立起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因为芯片的制造过程是极其复杂且精密,在拇指盖大小的地方要放几百亿个晶体管,难度可想而知,就连号称“科技霸主”的美国都没有做到。
关于“中国芯”
对于张忠谋的话,国内很多专家表示赞同,但这并不影响我国要实现芯片自主化的决心。我们要知道,我国现在是“前有饿狼,后有猛虎”,半导体领域设备和材料等“饿狼”,在我们没有“武器”的情况下,正伺机而动。而老美这头“猛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一旦松懈就会狠狠地扑上来。
所以说,我们与老美的“科技博弈”必须要赢,不然的话以后就不会像现在被“卡脖子”这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卡喉咙”。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占地20万平,总投资超过5000亿的“东方芯港”计划正式落地,这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其中包含了芯片架构、设计、制造、封测等,换句话说,我国要借助“东方芯港”这个舞台,建立一套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外媒:阻止不了
在老美的“封锁”下,我们正在一步步的突围,比如光刻机,上海微电子国产光刻机和清华大学的EUV光源技术,或让我们不再依赖ASML。还有离子注入机、刻蚀机、光刻胶、EDA软件等,我们都实现了0到1的突破。
一切都证明了,“中国芯”正在努力“起飞”谁也阻止不了。看到中国目前的状况,美国媒体也表示担忧:阻止不了了,断供芯片并没有遏制住中国高科技的发展,相反促进了中国科技的进步,按照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过不了几年中国将彻底的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也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