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名芯片人才回归
对于国内的芯片产业来说,技术和设备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虽然目前国产半导体公司在这两方面仍然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假以时日它们肯定能慢慢弥补短板。而相关人才的缺失和流失,则是中国芯片迟迟难以崛起的重中之重,国内必须引起重视。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芯片行业自然也包括在内。我们国内之所以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存在劣势,就是因为人才的数量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一家半导体公司正常的发展需求,更别说不断地向前进步了。
可能很多人都还没察觉到这一点,那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台积电作为全球第一的芯片代工厂,拥有数万名专业的人才,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领先于同类公司。而反观我们国内大陆的中芯国际,人才数量不过才台积电的十分之一,这便是二者最大的差距。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还曾说过,国内的代工厂不可能做到像台积电这样,因为最顶尖的芯片人才都集中在台积电。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国内流失的人才不计其数,他们在国内找不到施展的空间,只好跑去国外发展,最后白白便宜了海外企业。
所以说,国内要想真正实现芯片产业的崛起,必须从根源着手,彻底解决人才方面的问题。好在近几年随着美国规则的持续施压,我们国内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仅加大了对半导体公司的扶持力度,还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在这种举国支持的大环境下,有些流落到海外的人才也选择了回国,为国产芯片的突破尽一份绵薄之力。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已经有将近3000名芯片人才回归了,其中不乏像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这样的顶级大佬,他们都开始为中国芯片奋斗。
毫无疑问,人才回归对国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只要把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升上去了,国产芯片与国外的差距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国内也应该反思一下,3000名芯片人才回归,反映出什么问题?
反映出什么问题?
首先,第一点就是国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才滞留在海外?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然而一旦出国,这些人才就很难再回来了。因为国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有时候为了留住一些顶尖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就拿美国来说,其半导体产业链中,很多巨头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华人工程师,而这些人才往往都是当初出国留学的大学生。虽然美国的高校实力确实要比国内强,但是国内的大学生也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学有所成却不能报效祖国,那还有什么意义?
其次,第二点是这些人才为什么现在才回国?其实站在那些海外工程师的角度来看,留在国外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因为当时所处环境的差异性,让他们没有回国的动力。早些年国内对人才根本没有如今这么重视,他们就算回国也会碌碌无为,只能等到现在。
在这方面国内真的应该好好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一下,为什么它们就能让人才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每个人的作用呢?国内缺的其实不是人才,而是善于发现并任用人才的伯乐。
最后,3000名芯片人才的回归,也反映出了国内愈发坚定的决心,有了这些人才的支持,国产芯片离崛起就更近了。希望接下来所有人才都能团结一心,共同为中国芯片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