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企业总是掌握着尖端技术,对全球范围内的其他企业采取俯视的态度,让人敢怒不敢言。那国内究竟有没有一种技术是美国也不具备的呢?我们是否也能占据技术高地呢?
在机床领域,国内已经拥有了机床大国的称号,每年出口的机床数量能达到上万台。虽然高端机床领域依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但是在其中一个领域,国内就做到了人无我有,这个领域就是集铸、锻、铣一体的3D打印数控机床。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我国掌握了这项技术,为此,美国的通用公司曾三次提出要高价购买该设备,但都被拒绝了。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全世界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小到一个零件,大到一列高铁,只要是生产它们就会用到机床,所以我国对机床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是全世界第一的机床生产销售大国了。但在机床领域上,我们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先进技术,全球的机床市场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所垄断。2018年,我国超过90%的高端机床都是依靠进口,国产率不足10%。
可以说,高端制造业的命脉被他国企业所掌握,这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突破技术封锁,提高我国在该领域上的竞争力。
一直以来,我国其实都很重视机床领域的研发工作,但为了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不再受国外机床企业的限制,我国加大了在该领域的投入,铸锻铣一体化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研究的。
2009年,张海鸥首次构想这一种设备,想要将3D打印技术与锻件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升3D打印制件的性能,克服传统3D制件脆弱、易变形等缺陷。虽然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受阻不断,但张海鸥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曾动过要放弃的念头,终于在众多科研人员日以继夜的努力下,他们攻下了在这一难关。
与传统的机床相比,铸锻铣一体化机床的优势显而易见。以前,铸、锻、铣这三步是分开完成的,既耗时又耗力,同时,由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床生产零件,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顺利生产,这三个环节哪一个都不能出错,只要有一点失误,所生产的零件就必须报废。
以铸造阶段为例,传统的铸造技术成形率极低,零件上厚度有变化的地方很容易出现裂纹等,成品率仅为10%。而由张海鸥团队研发的铸锻铣一体化机床,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仅使用该机床就可以完成铸造、锻造、铣削全部过程,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生产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这种一体化机床设备已经被飞机起落架、核能水泵壳体等领域所使用,该设备还成功打印出机匣、叶轮等装备,未来,这种设备也将更频繁地被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上,助力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届时,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也将迎来新的突破。
可以说,铸锻铣一体化机床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曾有美国企业想出高价购买这一设备,用于生产本公司零件,现在已经被张海鸥回绝了,但这也说明,该技术已经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使用这一种设备,我国也应该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当前,我国已经将这一先进技术列入“出口限制名单”,国外企业想要高价购买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但我们这也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而且,虽然出口被限制了,但国内想要使用这一项技术的公司也有很多,相信有了这些企业的加入,这项世界领先技术也可以很快的在中国推广起来,届时,我们对高端机床进口的依赖也一定会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