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报道,5月15日清晨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这也意味着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火星。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一群航天人彻夜未眠,静静地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待。从凌晨1点到7点,他们注视着火星探测器的每个动向,注视着“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消息传来,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场激动落泪。这一幕也感染了全国网友,毕竟为了火星探测,为了中国人的航天梦,他们的付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值得一提的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也震惊了全球,各国媒体不禁发出赞叹之声。根据环球网报道,得知我国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称赞道,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是一项非凡的挑战,成功着陆火星,意味着中国在太空领域超越了许多同行。
除此之外,美国科学任务局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发出推文。他表示恭喜‘天问一号’团队,他期待我国本次火星任务可以加深人类对火星的认识。随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转发了这条祝福。除了美国,英国媒体也赞叹不已。英国广播公司直言,火星探测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随着这次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努力中展现了巨大能力。中国已经向世界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不只是参与者,而是领导者。
火星探测到底有多难?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就引发了国际关注。原因在于,“天问一号”以一次发射完成“环游,着陆和巡逻”三大任务,这在国际航天史上还是第一次。如今,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我国首次挑战就圆满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把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据了解,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媒体中大出风头的“祝融号”火星车就是着陆巡视器的一部分。
北京大学的焦维新教授表示,中国在每个环节都已掌握了相关技术。不过,火星大气层状况,依然是对我国探火技术综合能力的巨大考验。火星的大气压不到地球的1%。所以以前的经验根本无法套用。着陆的每一个阶段都跟大气层的状态有关系,一环扣一环,只要有一步走错,就会任务失败。然而,我国凭借着出色的技术,最终成功完成了火星探测任务。
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有哪些意义?
客观来说,这次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有很多重要意义。中国航天局认为,天问一号不仅突破了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还实现了第一次地外行星着陆,这是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
首先,这是中国科学技术的一个重大成就,鼓舞了全国人民,这说明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丝毫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其次,这说明我国科研人员从设计到执行都非常完美,而且配合默契,毕竟火星着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最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此之前,其他国家在探索火星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但是大多属于普查,只有靠火星车才能完成详查。我国第一步就开始详查,堪称后发先至。最重要的是,我国探火任务还包括了“取样返回”,这一次成功着陆,为我国之后的取样返回打好了基础。
虽然“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是可喜可贺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接下来,我国还要攻克取样返回技术,包括采样技术、从火星表面起飞技术、在火星轨道交汇对接技术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攻克的,专家也直言,我国还要努力好几年。不过,在祖国的大力扶持和科研团队的努力下,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