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通过美元这个“世界货币”把国内经济危机转嫁到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基于此,亚洲三国迅速抛售美元稳定局势,中国也收紧货币政策。
狂抛38.65亿美元,亚洲三国只求“自保”
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三国狂抛总计38.65亿美元用来支撑本国货币汇率,以求国内经济稳定
马来西亚早在2015年夏天就通过出售美元的方法力挺自家货币,将其国家国际储备由1005亿美元减至967美元,累计抛出了38亿美元。柬埔寨也在去年10月 减持5000万美元,以应对美国转嫁出来的经济危机。
最惨的还要说是缅甸,在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和美元汇率不稳的双重影响下,缅币的与美元的汇率断崖式暴跌,缅币的价值持续下降。这导致缅甸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为此缅甸央行在最近七天内累计三次抛出共达1500万美元以求稳定本国汇率。尽管如此,缅甸的经济局面依旧不容乐观,不排除继续抛售美元的可能性。
不仅以上三国汇率堪忧,包括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巴西、和土耳其在内的19个国家的汇率也被殃及。
在全球经济危机面前,没有一张美元是无辜的。
“直升机撒钱”的美国与收紧货币的中国
所谓“直升机撒钱”是经济学术语,指央行以各种名义直接发钱给消费者以刺激消费提振经济的手段,是宽松货币政策的极端化表现。简单讲就是通过多印钱,降低利率和多买债券等手段,增强市场上的货币流通。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美国目前正是通过这一手段让美元“越来越水”,以便美国能在交易中获得更大的贸易顺差。
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钱不值“钱”了。就在本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美四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公布的数据令人大跌眼镜,美国4月的CPI指数同比暴涨4.2%,核心CPI也增长3%,均创近年最大涨幅。
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数据,涨幅越大说明通货膨胀程度越明显。此次美国的CPI数据大幅超出外界预期的背后,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把美国拉进通货膨胀的泥潭之中。
相对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央行悄然出手正在紧缩货币。即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降低通货膨胀率。根据央行5月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广义货币(M2)总额为226.21万亿元。增幅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最低增幅。
所谓M2是指银行之外的现金加上各类存款,一般用来表征社会总需求和通胀的压力。M2的增幅下降意味着国家正在预见性的抵御美元泛滥的冲击,对我国经济整体面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