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帮助苹果代工iPhone,iPad等设备赚得盆满钵满,而且iPhone12畅销全球,大量的iPhone12订单不断涌入富士康生产线。苹果每年发布的新手机都会成为当下的爆款,但受益的不只是苹果,还有为其代工的富士康。
为了保障订单,也为了更好地帮助苹果生产设备,基本上苹果的要求富士康都会满足。比如苹果希望富士康到印度建厂,把国内的生产线转移到印度。
而富士康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建厂。一来确保了苹果的订单收入,二来印度建厂有更多的利润。
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能够为富士康省下不少工人开支,利润自然就上去了。不管怎么看都是稳赚的买卖,但发展印度市场真的有这么顺利吗?答案显而易见。
印度如今的状况世人都知道,连续二十多天确诊人数都在30万以上。这样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印度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富士康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都不可避免受到波及。
富士康理想与现实的状态大相径庭,理想中在印度有广阔市场空间,能实现营收,利润大涨。但现实却是工人确诊,产能减半,何时恢复正常生产谁也不知道。再继续把产能放在印度恐怕不现实,而苹果带着富士康重回大陆了?
欲重回大陆?
印度已经不适合富士康投入大规模产能,哪怕再想生产,也不可能置工人安全于不顾。所以要想解决产能问题,就需要重新找到一个合适生产的地区,比如中国大陆。
富士康在深圳,郑州等地区都有设立代工厂,在国内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员工。而且在疫情的控制程度上,当属世界表率。
中国大陆市场完全符合富士康的代工需求。因此有消息传来,富士康欲重回大陆,将苹果设备的产能重新放在大陆生产线。
富士康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印度市场局势难料,越南地区生产线还未健全,尚在投资当中。而中国大陆已经发展几十年了,早已经建立起稳定的代工厂供应链。
设备、材料、工人、市场等等资源都能满足。为确保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多的劳动力,富士康提高奖金报酬,也吸引了一些人报名入厂。苹果带着富士康回国,而富士康终究还是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
郭台铭也没料到
当初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信誓旦旦投资印度市场,但如今的状况郭台铭也没料到,印度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切都来得如此之快。
想要依靠印度解决疫情在恢复正常生产恐怕不太容易,但又不能舍弃iPhone产能,这关系到富士康的市场地位。于是只能回到大陆生产了。只不过回国生产这一举动让人想起郭台铭曾经说的话,称在大陆建厂是给大陆人赏饭吃。
言外之意,大陆离不开富士康,否则就会失去饭碗。结合当下的情况来看,富士康回国生产不像是给大陆人赏饭吃,而是要靠大陆市场吃饭。
既然想要回来,就必须有足够的诚意和态度,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待一个市场,是不会得到市场认可的。
大陆市场还有很多优秀的代工企业,走了一个会有另一个顶上,能不能珍惜发展大陆市场的机会,就看富士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