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想法各有千秋。
有的人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目标,在这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走到智能化阶段的,一定是非常重视数据的设备联网,包括数据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一步步把不同的数据融合起来,并在上面构建相应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应用,重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一步步应用这些数据,在很多环境里可以形成反馈的、可以线控的系统,很多时候人是依据数据来进行决策的。
从这种角度来解读是话,数字化转型就是让企业更加数据的运用,偏向数字化方面的管理。
有的人会问,数字化转型转什么?
他会侧重在转型这块。一是产品要转型,二是IT要转型,三是保障要转型。保障转型,例如组织扁平化、敏捷化,投资要保障。四是数字化转型会产生模式的创新,也就是模式创新是非常重要,包括我们中心也在进行各种各样模式的尝试,这是四种转型。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不转型有什么指标可以探讨一下?第一块,原来的流程多少,现在是不是首先在系统上跑,用什么系统都不要紧,用云端系统、传统系统都没事,研发里有1000个一级到四级的流程,这些是否都用IT;第二块,每年的数据量是多少;第三块,你的变现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方向,三个指标,这是我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想法。
还有人觉得数字化转型更重要的是标准化和精细化。例如德国的水泥体系,就发现他们的一条生产线用了不到20人,中国现有的企业却用了100人。他们的标准化和精益化做得很好。日本人不会去维修,只是维护,中国很多企业天天在修,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在标准化和精益化方面有太多地方需要补课,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步子不能迈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