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蛮生长的电子烟产业,正迎来愈加规范的行业监管。3月22日,工信部征求意见稿的一条附则被业界认为电子烟将被纳入传统卷烟的监管范畴。这既是对电子烟依法监管不足“痛点”的有效回应,也意味着,过去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电子烟或将正式纳入政府监管范围。
终端乐观
工信部近日出台《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实施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尽管还在征求意见阶段,这一意见稿已激起电子烟行业的大震荡。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许多电子烟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声大跌,但是线下门店却显得平静很多。
新金融记者走访发现,除了专卖店,商业街上的网吧、烟酒行、便利店甚至美甲店内都有电子烟在售。
“要办证最多麻烦一点,公司也会告诉我们怎么做。要收税的话,所有品牌都一起收,一起涨价。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也没什么。”
新金融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电子烟”,平台弹出“绿网计划”页面。但搜索“烟”时,页面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茶烟以及电子烟套、挂链等电子烟配件。新金融记者点开一个标价128元、名为“电子烟女男士吸入式保护防尘套”的商品,在“宝贝详情”页面发现,商品可提供隐私发货服务,面单上无任何产品字样信息。新金融记者询问几家店铺客服,是否销售电子烟时,一些客服随即发给新金融记者销售人员的微信号。
不同于电商平台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社交平台的电子烟交易更为直接,广告也更为赤裸裸。新金融记者在微信上找到大量营销号,无不图文并茂,且不约而同地附上了微信号。在这些微商的朋友圈,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电子烟广告,不仅包括图文广告、买家秀和聊天截图,还包括年轻女性“吞云吐雾”的短视频。
有些代理商为了尽快出货,直接分销给微商,在微信群里随意售卖。成为这种微商代理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费用,也没有任何授权,直接向上家下单即可。很多卖货的微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货,也没有对电子烟的基本了解,以大学生、宝妈为主。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这些微商仍照卖不误。“仓库能发货我就卖,仓库发不了我就不卖,我们就是替他们出货,不懂这些政策,和我们没啥关系。”一位微商这样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门店似乎也不“排斥”未成年人。虽然每家电子烟线下门店都贴着“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通知,但店员在销售电子烟的过程中,并没有要求到店的顾客出示身份证件。当新金融记者询问是否会要求顾客出示证件时,一位店员回答:“有时候看见穿着校服的孩子,就会要求他们提供。”
行业地震
相较于下游商家的乐观,品牌商们的心态就没那么好了。
“新政出来第二天,几乎没有啥客户下单。前一天还是上万盒的销量,仓库还有几百万的货,工厂有打了定金的订单。”深圳某电子烟新品牌创始人连连叹息,“现在的渠道商都在等品牌方定策略,但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先观望,转海外的思路大家肯定都想,但不是一时半会能拓展的。”
传统卷烟的管理体系中,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许可证”的方式将原料种植、生产、批发、零售及运输等所有环节纳入管理体系。
中国烟草总公司则扮演了具体实施方的角色,年初制订计划,对于烟草种植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由各地方烟草公司进行种植与生产,最后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统一收购。
电子烟纳入传统体系之后,或许也会采用同样或类似的管理方式,从原材料采购的源头控制全行业的整体规模。
此外,在传统卷烟的管理体系中,具体到卷烟纸、过滤嘴、包装等,都是由中国烟草总公司指定厂商作为供应商,各地的烟草公司指导对应相关的卷烟生产厂商来选择并发订单来采购的。
而在电子烟被纳入体系后,具体到金属为主体的烟杆、塑料为主体的烟弹,以及芯片、智能电路、锂离子电池、空气开关等微电子高科技器件,如果采用同样的管理与生产方式,对于整个电子烟行业来说,必将是一个颠覆重组的过程。
如果某家电子烟企业以原材料采购为核心竞争力,那么当初领先于同行的优势可能瞬间被拉回到同一起跑线。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2005年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时,便已经承诺不再批复新的烟草公司。
同时,原先的“专卖”是专门销售单一的电子烟品牌,如果成为真正的“专卖”,有可能会变成多家品牌的共享网络。毕竟大家并没有看到任何“黄鹤楼专卖店”“中华专卖店”。那么目前等级森严的代理商模式将受到挑战。
让子弹飞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认为,对电子烟的乱象应该加强监管,但建议不纳入烟草专卖监管,而是交给卫生健康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监管。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会长、电子烟品牌思格雷董事长欧俊彪表示:监管出手,市场上三无产品消失,正规军得以更好地成长。
部分头部企业已在靴子落地前作出了预案:证件合规方面,悦刻目前拥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和《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两证。供应链与经营效率方面,许多企业走的是自主研发、代加工、生产零售一体的路子,税收风险降低,供应链更独立,拥有了更强的长期竞争力。
监管到来,代表着电子烟“擦边球”时代的结束,一个准备更加充分、体质更加健康的时代已至。不过在细则没有落地之前,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