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试验箭的试飞距离只有短短的10公里而已,而且是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南德克萨斯布朗斯维尔附近进行的试飞。刚开始,试验箭会在3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助力下加速发射,随着试验箭的启动,3台发动机也会随之进入休眠状态。而SN11则会通过水平飞行的姿态,来保持机身的平衡性,让飞行一直在可掌控的范围内。
而且,根据接下来的飞行程序,发动机还会二次为试验箭点火助力,让火箭可以重新改变航向,以垂直坠落的状态安稳着陆。按照设想的飞行轨迹,试验箭毫无疑问会试飞成功,但当天的现状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说,当天直播现场受到了大雾天气的阻碍,影响了观众正常的观看视线,但仍然有很多细心的观众发现了直播内容的“端倪”,那就是,在发动机在第二次点火助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轰隆隆的爆炸声,试验箭也在这次试飞中爆炸成残骸。
残骸四处飞落,有一些甚至远远飞到了8公里之外的公共观看区域,让人不寒而栗。当然,也有很多网友猜测,能够飞落到如此远的残骸,爆炸掉落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大的可能是试验箭在爬高的过程中掉落下去的。
试验箭试飞失败之后,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声做出了解释,大体意思是说,实验总体还是很成功的,不管是上升助力的过程,还是以水平姿态飞行、以垂直姿态着陆的过程,都是可圈可点的。唯一的小失误就是,有一处甲烷泄露,直接引发了其中一台发动机的着火,这才让火箭内部配件强行“硬启动”爆炸,机身直接损毁。
加上试飞失败的星船”SN11,这个公司前前后后已经有四枚试验箭试飞失败,试飞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去年年底试飞的那枚试验箭,各方面其实都很成功,但唯一不足的,就是最后的强行着陆并不完美,发动机内的高位贮箱压力实在太低了,让发动机并不能在二次点燃后带着试验箭改变航向,软性着陆,正是这一点,才破坏了这枚试验箭整体的完美性。
除此之外,2月份试飞的试验箭也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三台发动机中有一台未能正常运作,导致试验箭的发射火力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从以上试验箭试飞的失败原因来看,主要都是源于发动机细节未处理妥善导致的后果,想要试飞成功,前提就是把与发动机相关的方方面面做到位,继续翻新改进,进一步提升试验箭入轨发射的成功率。
马斯克还对公表示,星船”下一次的升级将会有重大的突破,无需反复试飞尝试也能很好地攻克曾经遇到的各种难题,真是令人期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