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木清是谁
王木清当前担任正通汽车董事会的主席和执行董事,虽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已经交给了他的儿子,但其影响显然一时半会不可能全面消失,而且父子俩低调经营的作风也让他们变得更加“神秘”。
目前人们大多能够知道的信息就是王木清曾经在某安装工程公司任职多年,而该公司与东风汽车的渊源也非常深,这导致了他对于汽车行业的人脉有了非常深的人士和交流。
王木清的创业经历
辞职后的王木清便进入到了卡车销售的行业,很有意思的是,那年的他已经46岁了。这个年龄创业说起来好像很晚了,但对于“江湖”经验丰富的王木清来说似乎刚好,不仅人脉广,消息也十分灵通,很快就从商用车转到了一些乘用车领域,而这时候正好是世纪初,我国交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
于是自然而然的,正通汽车高速发展,先后拿下了从奥迪、宝马、保时捷等豪车的经销权,更成为了全国六成以上豪车的主要出售地,并且最终成功上市,王木清本人也就拥有了140亿身价,成为了当时的湖北首富,也是湖北第一位身价超百亿的富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拿到了很多豪车的经销权,因此正通汽车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一辆路虎揽胜在几年前加上成本、运输税费等等价格不到135万,然而卖出便能够直接净赚140多万,售价翻番,经销商可以说赚的是盆满钵满。
不过无论多么风光,王木清的低调风格依然时刻保持,从公司股市中套现的行为相对其他上市公司也要少得多,而且这个套现也不过是单单拿出了一些原本就属于他的配额。
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吞并和收购操作后,正通汽车还是迎来了一次巨大的挑战,目前公司当家的是王木清的儿子,没人知道这个同样与父亲同样低调的掌门人能不能担此重任。
如今公司陷入困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因为2020年的经济冲击,正通汽车股东应占亏损就高达80到90亿元,股价更是暴跌。原本其净利润就从19年开始走下坡路,20年更是直接由盈转亏,仅半年就有了13.66亿元的亏损。而从去年7月开始,正通汽车开始出现最要命的债务违约,金额达到了1亿美元,这在过去的正通或许不算什么,但当下却像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枷锁”。
同时,正通汽车控股的金融公司也面临着危机,作为一个企业的“摇钱树”,其金融公司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公司资金流动性,拉动投资。然而上海银保监会的一纸罚单直接将其“打回原形”,因为其设立的东正金融被认为存在于正通汽车之间的违规交易,直接导致正通汽车的所有股权被强制从东正金融中撤离,经销商最重要的汽车贷款业务也被叫停,这就意味着身为经销商的“价格控制”能力被大幅度削弱。而从发展角度看,正通汽车的销售问题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汽车的种类变多。因为国家政策和相应的技术发展,新能源车辆的购买正在形成一种“风潮”,这是直接挤占一些汽油动力车经销商市场的事件。不同于其他商品,汽车经销商的店面需要相当大的地方,在成本上直接就高了一截,而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样导致了正通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结果经济冲击让其难以转变经营方式。
其次就是国产汽车的兴起。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让国内的汽车制造业重新站在一个发展的风口上,加上某些国外品牌车辆的负面新闻较多以及高昂的价格,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人对于“皮实耐撞”的国产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接受度,这对于更多做国外豪车的正通汽车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遭央视公开点名
更可怕的是,这其实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过去一个月不到的央视315晚会上,正通汽车旗下的一些宝马经销商因为违规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被点名批评,一时间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哗然。如果说监控的安装能解释为了安全考虑,那么未经用户允许私自安装能够获取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设备,而且所有信息都能在数百家门店中共通,这就只能被认为是刻意的侵犯个人隐私。
尽管正通汽车的相关店面在最短时间内清理掉了所有的摄像头,但其信任度显然已经降到了数年来的最低程度,加上依旧在其背上的来自各方面的经济重压,正通汽车几乎不堪重负,当前已经不管公司具体事务的王木清恐怕也没想到,自己还没退休,公司就将面临倒闭。
还倒欠90亿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前的正通汽车倒欠90亿,目前来看盈利恐怕是没有太大期望的,这或许意味着这家公司可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而且在央视曝光后,想要重新恢复声誉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样的公司往往能够做的事就是下调价格,压缩利润,用资金来挽回市场。
但很显然,豪华汽车品牌本身成本其实就不低,而且看起来比成本翻番的售价如果分摊到保险、店面、人力以及市场推广上,真正能剩下的东西也并不多,此前那1亿美元的分期贷款违约已经进行了两次延期,明年7月是这笔贷款的最后还款额,到时候正通汽车的命运估计就能真正敲定了。
另外,如果单从门店经营的角度来看,正通汽车从19年底其实就已经面临了严重的危机,到去年年中,公司流动负债变动到227.88亿元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多个4S门店资金被集团抽走导致无法赎证,车主也无法提车的情况。而当一个企业连基本业务的维持都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个企业的下场恐怕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