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跨国性大企业的收购案,需要全球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同意的原因。而按照国内相关规定,如果牵涉到收购案,只要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或在中国营收超过20亿,且在中国收入超过4亿就要纳入中国的反垄断监管之中。
而近日,中国对一起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收购案,就按下了停止键盘。美国最大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因为没有收到来自中国的监管机构及时批准的确认,收购告吹,为此应用材料将向收购方KKR支付1.54亿美元(约10亿元)的现金终止费。
应用材料,一直以来就是全球10大半体设备之首,按照VLSI Research发布的2020年的数据,应用材料以163.65亿美元的营收,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更是高达17.7%。
应用材料的主营方向就是半导体设备,主要是沉积、电镀、侵蚀、离子注入、快速热处理、化学机械抛光、测量学和硅片检测等。
国内的中芯国际、华虹等均是应用材料的客户,每年都要从应用材料购买很多的设备。
而KKR是一家投资机构之一,应用材料是要从KKR手中购买这家曾经的日本企业Kokusai Electric。
Kokusai Electric最开始曾是日立旗下的企业,后来被KKR收购了,它的擅长是制造用于半导体的薄膜沉积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在硅晶圆上添加薄膜层以形成电路。
而沉积设备更是应用材料的擅长,所以应用材料想要收购掉Kokusai Electric,从而让自己在沉淀设备上,更有话语权,甚至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这起收购案此前已经被爱尔兰和以色列、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批准,现在被中国叫停了,而之所以不被中国批准,大家都清楚,中国本来就依赖于应用材料的沉淀设备,现在如果再把Kokusai Electric收购掉后,应用材料在沉淀设备上就真的处于垄断地位了,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自然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