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段时间小米宣布造车,小米与华为不同,小米是制造整车,推出小米牌汽车,而不是成为汽车厂商的供应商。
而在小米之后,近日滴滴也正式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有媒体报道称滴滴正式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目前正在从车厂挖人。
说实话,滴滴要造车,其实真的是在情理之中,我甚至以为他正式造车会更早一点,谁知道一直拖到现在。我甚至认为从另外一方面来讲,相比于华为、小米,滴滴才是最应该造车的那个巨头。
滴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巨头,最巅峰时期,滴滴宣称旗下的网约车司机高达3000万,后来网约车进行了整顿之后,目前滴滴依然拥有超1200万的网约车司机。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滴滴自己造车,并且实现了自动驾驶,不需要司机了,相当于节省了1200万司机的成本,这对于整个出行领域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颠覆,相信整个出租车行业都没有什么活路了。
试想一下,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24小时不需要休息地运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汽车没有司机,除了油或电的开支,以及车辆维保之外,没有其它开支。
并且与人工开车相比,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杜绝人为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用担心司机有什么坏心眼。乘车人只要通过网上打车,而汽车则会响应打车人的指令,遵循平台的规则以及交通规则,安全规范地将乘车人送到指定的地点。
这样的场景,相信滴滴已经设想了N次,并且也一定将这样的场景设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是自己造车,将一切核心技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说,相比于华为、小米造车,滴滴更应该造车,滴滴造车有着明确的使用场景、成熟的运营体系,更有着不容否定的理由,滴滴就应该自己造车。
不过造车是一条艰难险阻的道路,因为汽车工业投入巨大且周期长,而要实现设想中的自动驾驶,不需要司机干预,自然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我还是希望每个造车的企业,都能够像特斯拉一样,最终实现量产,成为传奇,而不是头脑一热,一时喧闹,最后潦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