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传来
中国市场有非常多来自国外的巨头品牌,只要报以尊重和敬畏的态度,真心实意在中国市场上做生意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包容。即便是竞争对手国家的企业,也可以在中国取得很大的市场份额。
可是有些企业受到西方国家和媒体的误导,在没有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就随意造谣,污蔑,并对新疆棉花进行抵制。比如H&M、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这些服装品牌在国内有很大的受众群体,也积累了不少忠实粉丝,可是他们却并不懂得珍惜。一则消息传来,而抹黑的后果来了。刚开始时耐克市值蒸发463亿人民币,H&M市值也蒸发了48亿人民币,还有阿迪达斯也蒸发了270亿市值。
但这只是开始,一则消息表明耐克和H&M在十天内蒸发的市值达到了954亿。或许这两大巨头也没有想到,自以为只是抵制和抹黑的言论,就会带来这么多的市值蒸发。
不仅如此,国内市场也开始行动。首先是国内电商平台下降了H&M的商品,线下实体门店也接连关闭。其次小米、华为、OPPO、腾讯、vivo等科技公司旗下的应用商店都下架了耐克APP。
扛不住了?
如今电商平台找不到H&M,应用商店无法下载耐克,两大国际服装品牌尝到了抹黑中国市场的苦果。在事情持续发酵的情况下,H&M似是扛不住了,再次发表一则声明。
从事件发生之初到现在,H&M发布过多次声明。比如刚开始表示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国消费者。但声明中完全没有道歉和提到新疆棉花事件,不过是在避重就轻。
后来又表示希望做负责任的采购者,对中国市场依然坚定,致力于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扛不住了?H&M多次发表声明,虽然可以看得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想要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但是纵观H&M所有发表的申请都没有提到涉及道歉以及悔改的意思。这样一个毫无诚意,只想着继续在中国市场做生意的企业,还值得被信任吗?
换言之H&M不是为了中国市场而发表声明,而是为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生意。尚且不说中国消费者是否接受对方的道歉,可关键对方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如此态度,真的以为能轻易被原谅吗?
中国市场的态度
事件发展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家企业直面自己的错误,严正声明道歉。这说明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持续保持高傲,自以为时间可以抵消一切。殊不知中国市场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中国市场允许各国企业,外资品牌参与竞争,但前提是报以尊重。中国市场的态度就在于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但如果涉及到损害中国市场的利益,就无法被国人消费者容忍。
从国内陆续关闭H&M门店来看,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结束。曾经有过不良信誉和外资企业,在苦苦支撑后基本上都有共同的下场。要么市场份额下滑,要么退出。以H&M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来看,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尽管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分清楚对与错。况且即便没有了国外服装品牌,我国的李宁,安踏等品牌也能撑起一片天。H&M,耐克在中国市场上会有怎样的后续发展,完全取决于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