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处罚
4月10日最新消息,阿里巴巴因“二选一”的垄断行为,被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处以182.28亿元的罚款,并且人民日报也为此发声。这次罚款是上次国内针对阿里巴巴的调查得出的结果,事实证明,阿里确实存在垄断行为,影响了某些行业的正常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阿里在很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电商、云计算和AI等,这些都是阿里的核心业务。而且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阿里早已积累起了海量的用户,其一举一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将其视为普通的公司。
按理说,像阿里这样的企业想的应该是如何促进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用户谋福利,而不是只注重于眼前的利益。但是综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阿里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它所在乎的只有自身的发展,所以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尤其是去年的蚂蚁金服事件发生之后,阿里巴巴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更是下滑到了谷底,蚂蚁金服高达百倍的金融杠杆让人们看清了它的真面目。与此同时,阿里和蚂蚁背后的马云也受到了国人的口诛笔伐,其口碑和人设都彻底崩塌了。
再加上后来国内针对阿里巴巴涉嫌强迫商家“二选一”垄断行为的调查,让人们对这家互联网巨头的态度完全改变了,从支持到唾弃只在一念之间。而现在看来,阿里巴巴的垄断已经定局,人民日报的发声和182.28亿元的罚款就摆在那里,谁也无法否认。
至于所谓的“二选一”行为到底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简而言之就是阿里利用自身的优势,让商家做出不合理的选择。这对于所有商户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结果,因为它们想要赚钱就必须跨平台发展,而阿里却没有给它们机会。
所以说,阿里被罚是非常合理的,身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领导者,它理应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而不是通过垄断来赚取蝇头小利。那么在被罚后,阿里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有没有悔改的意思?
回应来了,态度诚恳
根据阿里发布的公告来看,供认不讳?人民日报发声后,阿里回应被处罚,态度诚恳。据阿里官方表示:对此处罚,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服从。此外,阿里还声称以后一定会遵守相关规定,依法经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这个回应看起来非常诚恳,阿里的态度也比较好,但是有些人却表示:阿里这样说是不是代表它对垄断行为供认不讳了?诚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的回应确实反映出了它已经承认了自身存在垄断行为,不然它肯定会为自己的辩解。
当然了,既然人民日报已经公开发声,那么就说明国内对阿里的处罚是完全正确的,就算辩解也没有什么用。阿里很明白这一点,于是就放低了姿态,用诚恳的态度来回应处罚结果,这样或许还能得到部分国人的认可。
从人人敬仰的国产互联网巨头,到被罚182.28亿元,阿里一念之差就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这次的事件很好地警醒了国内其它公司,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用户的感受,那么等待它们的必将是失败,不会获得任何好的结果。
希望阿里能够以此为鉴,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只要它改过自新,还是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