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该技术的发展似乎也将预示着中国在未来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不再需要荷兰的光刻机,而现目前在可知领域当中,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市场规模就已经突破了6100万美元,在未来,这也将会是一个科技的新风口。
石墨烯技术获得突破,中国走在前面
在无法获得荷兰ASML公司及紫外光刻机即EUV光刻机的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自然也是无法发展自己的高性能硅基芯片的,因此我国的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便将半导体的发展放到了第三代半导体及碳基芯片的研究当中去了。在很早以前,中科院便在五纳米碳纳米管的研发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基于此,中科院也在碳基芯片领域获得了突破,要知道中国在该领域的突破,将可以使中国在该领域领先世界至少三年。
当然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许多半导体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也在探索碳基芯片在未来半导体发展中的可能性,因此从现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碳基芯片的市值已经突破了6100万美元,而在未来这种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强且能耗更低的碳基芯片或将会逐步取代一部分硅基芯片的地位,而中国在第三代半导体中做出的突破也会将中国带到另一个半导体发展的维度上。
不需要光刻机了?现实很残酷
比起硅基芯片,碳基芯片在能耗、制作成本、稳定性等领域均比硅基芯片要优越。而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似乎也将预示着未来中国的半导体革命可以绕开荷兰的高端光刻机。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毕竟碳基芯片现目前依旧处在研发和探索阶段,想要用其完全的取代硅基芯片,这在短时间看是不太可能的。
就拿手机芯片来说吧,现目前由于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中国5G智能手机市场的总体涨价,而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服务于高端生产、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等产业依旧是离不开硅基芯片的,因此说碳基芯片将会很快取代硅基芯片,这实际是很不负责任的。
思路明确,我们需要努力
不过庆幸的一点是,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突破已经给予了我国在未来半导体发展当中的一条新的思路。诚然中国现目前依旧在追赶着发达国家的脚步,在西方不断限制我们获得高端制造技术的前提下,我们只能选择在他人背后沿着他们走过的脚印继续向前探索,而中国对碳基芯片的的研究或许可以在未来让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至少我们在方向上已经与国际接轨,而未来需要的更多的就是我们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