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的“危机”
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这点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积电生产芯片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电,缺少一项都会影响芯片的正常生产。
台积电全力运作生产线的话,消耗的水电资源是十分庞大的。如果是电力的话倒还好,还可以保证供应。但是水资源就不一定了。据悉,台积电每天都需要消耗15吨的水,虽然台积电采取了循环用水的节能减排措施,但仍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问题就在于此,台积电缺水“危机”来临,由于台积电总部地区长期没有降雨,气候干旱。多个湖泊,水库几乎都干涸了,而台积电生产芯片又需要大量水资源。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当地的水资源又不够。
为了缓解供水压力,台积电耗费巨资雇佣上百辆水车,投入至少达到了2亿新台币。大批车辆紧急救援,这是前所未有的。缺水问题困扰当地人,而台积电又是“用水大户”。
台积电曾表示过,今年5月雨季有可能缓解缺水问题。但距离5月还有一段时间,按照台积电每天消耗十多吨用水量来看,就算有数百辆水车驰援,也无法彻底解决缺水问题。这也是台积电的“危机”,在大自然面前,台积电也只能顺其自然。
更多的问题
台积电每年的营收都在上百亿美元以上,随便一项资本投资,建厂项目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甚至为了提升芯片产能,缓解缺芯问题,未来三年台积电还要拿出1000亿美元。
虽然台积电是大户人家,可还有更多的问题困扰着他。在芯片制造界,台积电的一众竞争对手都开始行动了。
比如英特尔要拿出200亿美元建设2座芯片厂,并成立全新的芯片代工部门。英特尔新建工厂就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台积电投资120亿美元赴美建厂同属一个区域。到时候生意有可能被英特尔给瓜分。
另外三星也要拿170亿美元,以三星的实力,和台积电同台竞技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中芯国际也在加速28nm成熟工艺的芯片制造产能。
国内外的芯片制造巨头都在加紧全球市场部署,再看台积电,缺水让芯片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旱情持续下去,恐怕淡水都要靠进口了。另外又遇上竞争对手们加快布局的问题,台积电该如何破局呢?
如何破局?
台积电彻底解决芯片生产线缺水问题,就要找到破局之法。靠大批车辆紧急供应淡水只能满足当下只需,是不长久的。所以该如何破局呢?恐怕还需要从大陆市场获得帮助。
以大陆的淡水储备,让台积电撑到雨季到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这也无法满足所有生产线的供水。台积电仅三大园区的供水量就需要15万吨,如果加上其余地区的生产线,还需要更多的水。
所以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用上百辆水车维持生产供货,可能会因此缩减产能。期间如果从大陆获得关键淡水供应的话,可以提升一部分产能。
但想要全面恢复生产,达到负荷满载状态,还得等台积电总部当地天降甘露,否则只能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