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目前,国内从事与半导体行业相关的公司多达27万家,而且仅在2020年就新增了大约7万家。国产半导体公司数量激增的背后,不仅反映出了国内对芯片的高度重视,还预示着未来我国将会成为新一代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末以及本世纪初,国内一直对芯片进口存在很深的依赖。虽然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时至今日,国内每年花费在芯片进口上的资金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甚至超越了石油,这足以证明国产芯片自给自足的重要性。
其实在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后,国内对芯片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尤其是在芯片设计方面,国产公司丝毫不逊色与国外巨头。就拿人们耳熟能详的华为来说,它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是国内最强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就算放在全球范围内也能排进前列。
但可惜的是,华为海思只能设计出先进的芯片,并不能单独完成量产工作,这也是国产芯片最明显的短板。空有一身设计能力,却无法实现自主生产,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自从去年美国芯片规则生效之后,国内就开始加大了对芯片制造事业的投入力度。
芯片制造的难度比人们想象中还要高,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还离不开各种原材料和工业设备。而我们国内在这方面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因此对于国产半导体公司而言,如何攻克技术、材料和设备的缺失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中国“芯片之城”诞生
不过,好在国内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计划和解决方案,如果将来国产公司都能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那么国产芯片的崛起就不只是一个梦想而已。更重要的是,根据最新消息来看,在国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芯片之城”诞生,实现了年收入近2000亿元!
这里的“芯片之城”指的是国内在江苏各个城市建设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例如南京的晶圆制造工厂和全球第一所芯片大学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据媒体报道称,在2020年全年,江苏省的芯片出口额达到将近2000亿人民币,无愧于中国“芯片之城”的称呼。
可以预料的是,只要今后江苏各地区继续沿用之前的发展战略,就很有可能成为国内芯片产业的中心。到时候,国产半导体公司都会在江苏安家,既为国产芯片的崛起做出了贡献,又能够推动江苏省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如果根据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现有的规模来看,那么国内有望一年生产出835亿颗芯片,告别进口指日可待。年产835亿颗芯片?这显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对于江苏省和国内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