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套的半导体市场
彻底乱套了?在去年九月份美国颁布的芯片规则正式生效之后,全球的半导体行业就掀起了一股变革的浪潮。无论是芯片设计公司,还是晶圆代工厂商,都受到了这次浪潮的影响,它们纷纷做出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动,而美国的计划也将以失败告终。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早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芯片的上下游企业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平稳的局面。但美国却非要横插一脚,为了达成针对我们国内华为公司的目的,单方面修改了芯片进出口规则,引起了整个行业的抵制。
不仅如此,美国的所作所为还让诸多美企巨头承受了一定的损失,因为美企同样身在芯片产业链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它们根本无法幸免。就拿移动芯片领域中的霸主高通来说,失去华为这个客户和我们国内的信赖之后,它每年都会损失巨额的市场。
所以规则生效不久,高通就联合其它美企一起向美国申请继续供货华为的许可证,它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业务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好开放了部分公司向华为的供货渠道,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美国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计划,芯片规则也没有彻底消失。
由于美国技术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占比非常高,所以芯片规则的约束力还是比较强的,除了美企巨头之外,其它国家的芯片公司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制约。显然,这对于它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局面,毕竟少一个客户肯定不如多一个合作伙伴。
为此,早在去年年底,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17国就联合了起来,并且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将在未来三至四年内向本土的半导体产业投资千亿欧元,主要用于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实现自主化生产的目标。
也就是说,欧盟17国和我们国内一样,都意识到了美国无理行为的风险性,而且开始做出了行动。而在今年早些时候,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国90家企业联盟组建了一个集成电路技术委员会,由华为、紫光等知名芯片巨头领衔,目的同样是实现自主化。
从欧盟17国和我们国内的行动中不难看出,现在的半导体行业确实是彻底乱套了,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所谓的芯片规则。如果接下来美国继续坚持错误的行为,那么它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我们国内的芯片事业则可以趁机崛起。
欧盟、中国之后,韩国也有大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17国和我国展开行动之后,韩国那边也有大动作。据了解,最近韩国当地的企业和有关部门发起了一个“半导体IP使用支持”计划,为的就是促进全球的芯片公司共同发展,不再受到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IP使用支持”指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韩国推出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开放的IP平台,融合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半导体IP,然后再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而且为了表明诚意,韩国本土的企业率先加入了该平台,并且对自家的IP收费做了打折处理,最高可以享受到五折以上的优惠。由此可见,这次韩国是下定了决心要重新构建半导体IP,毕竟在此之前,韩国同样会受制于美国,这是它急于改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