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芯片研发设计工艺上不断迎来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突破了7nm芯片设计瓶颈,华为更是达到了最为先进的5nm工艺,只可惜设计出来的芯片,以国内目前的工艺根本制造不出来,在芯片制程工艺上的缺失,也成为了中国半导体长久的“痛”。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很早就已经实现了对于14纳米芯片的量产,但是由于缺少了尖端EUV光刻机的供应,也导致了突破7nm工艺的难度越来越大。
不过在近期中芯国际也迎来了好消息,在发布2020年营收报告时,中芯国际负责人表示,第一代的FinFET技术已经实现了成熟的量产,而第二代的FinFET技术目前也已经进行了风险量产。
也就意味着预计在2021年底,中芯国际能够利用全新的FinFET技术,实现对于7nm芯片的量产了,而这还是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的,一旦中国芯片制造工艺提升到7nm水平,中国整个芯片半导体行业也将迎来蜕变。
首款自研云端7nm芯片诞生
就在近期“中国芯”再一次迎来了突破,天数智芯官宣实现了对于7nm芯片的自主研发,这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云端7nm芯片,在3月31号当天天数智芯BI以及产品卡成功在上海首发亮相。
根据现场消息了解到,这款全新的国产7nm芯片是基于GPU架构搭建的GPGPU云端高端训练芯片,在F16计算能力上再一次实现了突破,达到了每秒147万亿次,相关性能已经足以媲美国际顶尖水平。
对于GPGPU芯片大部分人都比较陌生,简单来讲就是通用的图形处理器芯片,但又有别于普通的图形处理器芯片,在算力上异常的出色,因此这款芯片也被广泛运用于高性能计算、AI人工智能以及云数据处理等等高端领域。
而研发这种芯片较为出名的企业就是AMD以及英伟达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都被它们垄断,对于高端的GPGPU芯片长期以来都依赖于进口,而在价格上也都是它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充分展现了资本家的“嘴脸”,一颗成本极低的GPGPU芯片,我们想要引进国内就需要付出十多万的代价。
没有核心技术的劣势再一次体现了出来,而在这一次天数智芯完成了技术突破之后,也宣告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制造出高端的GPGPU芯片了,为芯片的国产化又贡献了一份力量,也扑灭了欧美国家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嚣张气焰”。
获得倪光南院士的认可
在这款国产的7nm GPGPU芯片诞生之后,作为半导体领域的倪光南院士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评价道:“这款自主研发的7nm工艺GPGPU芯片,在相关性能的表现上并不比国外的顶级产品差。”
此外倪光南院士还指出了其核心价值,其表示:“在这款真正的基于GPU架构的GPGPU云端高端训练BI芯片,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生产之后,就可以开始布局搭建自己的技术、生态体系了,期待着在该行业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标准。”
从倪光南的表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天数智芯此次研发GPGPU芯片,在相关技术上已经非常的成熟了,但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讲,无论是CPU还是GPU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短板,特别是在AI芯片领域,我们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发。
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成就所“麻痹”,更不能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去努力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自主创新”依然是我们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