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 CoinDesk 的 2019 年年度回顾的一部分, 年度回顾收集了 100 篇专栏与采访,并介绍了当下区块链行业的现状。
受当今社交媒体的影响,我们已经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一件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事情上,更不用说 10 年了。
因此,我们很有可能错过一些大的、长期的趋势,而这些趋势会导致如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奥(Ray Dalio)所说的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s)。一旦它们发生了,你曾经习惯的世界就会突然消失,到那时也就太晚了。(CoinDesk 中文版注:范式转移,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迫使人们对本学科的很多基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个可以让我们停下来进行回顾与思考的时刻:21 世纪第二个十年末。
对大多数资本市场内的投资者来说,也许将过去的 10 年描述为 “量化宽松 10 年(A Decade of Quantitative Easing)” 最合适不过了。(CoinDesk 中文版注: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为解决利率 “零下限(zero lower bound)” 的问题,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央行推出了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自 2009 年底以来,它们已经在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中增加了将近 10 万亿美元的资产。(CoinDesk 中文版注:利率 “零下限” 问题,是指当短期名义利率处于或接近于零时出现的宏观经济问题,它会造成流动性陷阱,并限制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
由于巨额资金的流入,对金融市场而言,没有什么其他更重要的事了。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它们大多数时间在上涨,但有时也会下跌,都与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步调一致。
有许多理由相信,这种大规模干预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扭曲。
一个需要关注的事实是,今年曾经一度有价值 17 万亿美元的债券以负收益率在进行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拥有过多的现金,愿意向 “安全” 债权人提供取款的特权。
但也有其他警告信号表明,由量化宽松推动的市场价格飙升,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正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首席策略师迈克尔·哈内特(Michael Harnett)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所说,“我们进入的下一个 10 年,利率将降至 5,000 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将是历史上最大的资产泡沫,这是一个债务、混乱和人口通缩的时代”。
因此,尽管 10 年的量化宽松,看起来可能是央行权力和影响力的最终体现,但未来的 10 年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反应出央行的无能。人们担心的是,货币当局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手段,没有留下任何方法来应对下一次危机。
这意味着范式转移即将到来。这会是什么样子。
过去 10 年出现的一类新兴投资者相信,他们知道答案。他们把过去的 10 年称为 “加密货币的 10 年”,并且他们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未来,当我们回顾比特币的诞生时,我们很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比特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金融发展。和其他事情一样,它改变了我们对金钱的看法。
话虽如此,我并不相信后量化宽松时代会是比特币时代。
比特币的日交易量通常少于 10 亿美元,与外汇市场数以万亿计美元的日交易量相比相形见绌。与其说比特币正成为新的全球货币标准,我更相信比特币会成为数字黄金。换句话说,比特币将进入数字时代,就像黄金进入模拟时代(analog era)一样:一个不受政府干预的避风港式的价值存储。
即使如此,认为比特币对更广阔的货币世界没有影响的这种观点也是幼稚的。目前金融行业最大、最重要的发展,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和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等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愿景以及由 Facebook 发起的 Libra 项目,都与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有着直接的联系。
这些由法币支持的项目与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它们的记录保存和货币政策功能是中心化管理的。然而,他们仍然大量借鉴了由比特币带来的核心技术突破。
例如,这些新的由法币支持的数字货币背后的协议将带来数字稀缺性(digital scarcity),这就意味着,与加密货币一样,它们能够以现金或无记名票据的实际形式发挥作用。这与我们现行支付系统中由银行签发的借据(IOUs)大不相同。此外,它们基本上是可编程的,当与智能合约和支持钱包的物联网(IoT)设备相结合时,将改变全球的商业形式。
但是,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影响是对美元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世界的冲击。
如果数字法定货币成为常规的支付方式,那么它们最终将取代银行在经济交易的核心地位,并将赋予其长期贷款的职能。反过来,将意味着各国央行将不再将银行作为管理货币的核心中介机构。
此外,如果在跨境交易中使用原子交换(atomic swaps)以及基于智能合约的托管解决方案,数字法定货币的崛起,可能意味着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将很快被终结,并对美国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CoinDesk 中文版注:原子交换允许在没有一个受信任的第三方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的数字资产交易,并且保证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资产的安全。)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央行最初将获得对货币更直接的控制。然而这样操作的结果,在一个数字化的环境中,是没有一种单一货币能够获得全球霸权的支配地位,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可以更容易地进出他们选择的国家、私人或去中心化的货币。从理论上讲,货币竞争的加剧对每个主权国家降低其公民货币价值的能力带来了限制。
换言之,我们正处在范式转移的过程中。
当他们来描述这一时期的时候,我的猜测是,历史学家们会把 21 世纪 10 年代看作是建立这种转变的 10 年。他们将指出两个主要的发展:量化宽松暴露了目前以银行为中心系统的局限性,而加密货币则成为了其替代模型。
迈克尔·J·凯西(Michael J. Casey)是 CoinDesk 首席内容官。本文系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CoinDesk 中文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