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苹果供应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股价纷纷大幅下跌。
比如,立讯精密,其1月初股价还高达63.88元,3月24日跌到最低31.92元,股价腰斩;蓝思科技,股价从今年1月份的41.40元,跌到现在的25元左;欧菲光,目前的市价在8元左右,而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这家科技巨头股价还是23.6元。
除此之外,还有歌尔股份、环旭电子、大族激光等等,所有苹果产业链上的巨头公司,股价全部在下跌,甚至一度跌停。
主要原因就是苹果在不久前宣布,要在今年将手机生产线陆续从国内转移到印度。
这些看似强大,实际患有严重苹果依赖症的国内巨头制造企业,就突然不行了,而且这恐怕还只是开始,如果苹果一旦真的全部撤离,那影响将超乎想象。
3月27日,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表示,我国制造业比重占经济的比重已经跌破30%,而且还在继续下跌。因此,当下应该要稳住实体经济,稳住制造业。
这句话说的还比较含蓄,甚至有专家表示,千万不能让这些企业制造业们跑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
不需要专业分析,大家也都能够想象的出来,不足30%制造业到底有多么危险,而没有制造业支撑的经济,又有多么危险?
没有了制造业,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业、服务业再怎么兴盛,都不过是一个空中楼阁,所有财富都是纸面上的数字,很容易被美元和华尔街等国外机构收割。
最近的例子就是曾经浪漫的土耳其,外很多人的印象里,这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但是其制造业基础相当薄弱,反而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现在,土耳其成为美元大放水下,第一个被收割的国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任何反抗余地。
随着土耳其加息的进行,货币、楼市、股市、债市,全线崩盘,通胀肆虐,积攒下来的财富一夜清零,来的容易去的容易。
因此,我们必须要稳住制造业。
那为什么苹果等外企要将生产线便宜呢?
这并不是第一个要离开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过去几年里,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太多,很多人都变得很淡然,甚至跟你解释,这是生产线的正常迁移。
但问题是,占经济比例不足30%的制造业,真的能算是正常吗?不仅苹果等外企制造业在撤离,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在撤离,或者说正在消失,以倒闭的方式。
究其原因,主要是成本的快速提升,已经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无力可图了,于是,大家不得不选择离开或者是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