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数据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国,每年进口的芯片额都超过了3000亿美元,为全球半导体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庞大进口额的背后,透露出我国自产芯片是有限的。所以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一则数据传来,反映了我国已经在半导体产业加速前行,正逐步扩大需求和规模。
据有关数据统计,2021年1-2月份国内半导体和二极管进口数量激增,是过去六个月以来的最高同比增长率。其中半导体进口金额达到了964亿,比2019年同期上涨了36%。二极管的进口同比上涨59%,数量为996亿只。
从这则数据可知,中国在加速半导体进口,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不外乎两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通过加大进口以应对芯片紧缺。目前全球缺芯已经波及到了汽车和手机行业,所以在这两大行业之外的从事企业,也意识到缺芯的严重性。纷纷加紧备货,这一现状从去年下旬就开始了。
第二个方面,某些国家制定的芯片规则让半导体界更加紧张,进口芯片未雨绸缪。
去年芯片规则实施之前,国内企业就开始大规模囤货,促使了芯片进口额大幅度上涨,参与供应芯片的厂商都得到了不错的营收财报。时至今日,芯片规则也没有被打破,所以在规则之下,使得半导体界更加紧张,通过进口芯片来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芯片加速前行
国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能看出芯片需求大涨,各大企业巨头都在加紧备货,而中国芯片也开始加速前行了。
中国正在探索更进一步的芯片突破,居高不下的进口额警示我们必须逐步提升自给率。从去年开始,中国就有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定下70%芯片自给率的目标,计划在2025年完成。
还有为了弥补国内30万的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已经将这一集成电路列为一级学科,大力培养人才。在企业方面,最高十年的税收减免,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有更多的资本条件投入到技术研发中。
今年中国芯片界也有好消息传来,比如清华大学在光刻机光源上有了新突破,基于SSMB有望用于未来的EUV光源。国防科技大学也突破了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等等。
细分到企业层面,华为海思,中芯国际以及上海微电子等等,有他们在,国产芯片一定能揭竿而起,持续进步。
美半导体慌了?
在芯片界,美国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台积电能否代工,ASML是否可以出货EUV光刻机,全球半导体巨头可不可以向特定客户出货,都取决了对方。因为在上游产业链当中,美国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大小小的环节。
可是美国也有自己的忧虑,那就是芯片制造业不景气。从90年代末的世界领先到现在美国的芯片制造已经下滑至12%,如果再下滑的话,往后美国也要依赖海外的芯片制造业。
所以美半导体也开始慌了,先是邀请台积电到美国建厂,然后寻求37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美国芯片制造产业。
再一个就是欧洲和中国都在加速芯片半导体研发,作为全球芯片界领先的美国,又怎么会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