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的破局
芯片制造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几十亿,上百亿的研发投入,包括对设备的采用随便也是十几亿美元。此前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将花费12亿美元与ASML签订采购订单,涉及DUV光刻机的交易。
目前ASML是可以向国内出货DUV光刻机的,作为仅次于EUV光刻机的设备,同样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仅能扩建生产线,而且在技术攻克上也有更大的帮助。
去年某些国家将中芯国际作为行动目标,不少设备供应商需要拿到许可才能供货。不过3月初对方开始松口了,部分美设备供应商逐渐拿到许可。而中芯国际也开始了芯片破局。
首先在产能方面,拿到许可的中芯国际可以聚焦成熟工艺,计划今年扩充每月4.5万片的产能。这是8英寸晶圆的扩产产能计划,12英寸晶圆同样打算每月扩充至1万片。在扩充晶圆产能的情况下,中芯国际就能生产更多的芯片,承接更多客户的订单。
其次在工艺方面,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已经达到了台积电的水准,良率与台积电持平。都是在90%到95%左右。14nm成熟工艺可以满足市面上大部分电子设备的生产需求,而且在性价比方面也是有显著优势的。
另外高端制程领域中芯国际也在破局,今年4月份就能展开试产。结合种种来看,果真被梁孟松说对了。
被梁孟松说对了
梁孟松是在2017年加入到中芯国际,彼时的中芯国际还处在28nm水平,虽然摸到了14nm,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就在梁孟松任职中芯国际联席CEO期间,不断取得工艺上的突破。
更是一路从28nm攻克到7nm,其中相当于7nm制程额N+1工艺也完成了流片。曾经梁孟松说过,中芯国际掌握的技术已经和世界接轨。
现在来看,中芯国际的技术不仅和世界接轨,而且在高端工艺芯片制造方面,也已经摸到了门槛。要知道全球另一大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一直止步于7nm技术,曾表示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延长一年量产7nm。
也就是说,需要等到2022年英特尔的7nm才能突破,而中芯国际已经准备试产,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还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梁孟松说中芯国际技术和世界接轨是说对了。
中芯国际取得如此快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或许台积电也没料到这局面。
台积电也没料到
如果单论制程技术的话,台积电已经在冲刺3nm,2nm,确实有优势。但是论潜力和发展速度的话,台积电没料到这么快。更没有料到,中芯国际会成为大赢家。
可以发现中芯国际正不断提速,供应链市场上中芯国际正不断扩充产能,参与全球市场。而中芯国际自身也在提升技术,产能和设备优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国已经重视集成电路领域的扶持。
中芯国际未来十年内有望获得税收减免,专心投入到芯片技术研发。所以说中芯国际成大赢家,反观台积电,面临罕见旱情,水资源供应成了问题,还有三星在不断提速,又失去了第二大客户。
总的来说就是中芯国际获得时代变局下的机会,设备供应、芯片技术和免税扶持基本上都将到位。下一步的目标或许就是高端芯片了,期待尽早传来突破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