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国人不在乎个人隐私了,而是在智能化时代到来之后,各种高科技也随之诞生,似乎我们已经防不胜防了,我们在使用手机APP的过程中,会不断的透漏我们的各种信息,各种骚扰电话不断打来,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而在今年的3.15晚会上,手机隐私安全再一次被提及,这一次引起了国人的重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隐私,很多人都有着不能公开的秘密,而这些秘密通常就藏在手机上,如今手机信息泄露的情况层出不穷,隐私也就这样被公开了,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高科技的滥用同样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而在智能手机领域,各大品牌对于个人隐私保护都有着不同的手段,而其中有三个品牌在3.15晚会之后成为了大赢家,它们早已经开始重视这类问题了。
苹果手机以及IOS生态
众所周知,美国是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一个国家,而苹果手机作为美国的原生品牌,在个人隐私的保护上做的非常的到位,在以前苹果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进入到Apple store的应用都需要进行层层审核,而关于语音识别、输入法等等类似的软件,基本上不可能进入到该系统内。
不过随着国内用户的抱怨,苹果只好放松了相关的审核,在输入法等等软件进入到IOS系统生态中后,苹果对于用户个人隐私保护的形式变得严峻了起来,不过即便是如此,苹果也是在隐私保护方面做的最好的一个品牌,主要得益于IOS的“沙盒模式”限制了应用系统和个人隐私的透漏,对软件权限获取有了非常严格的审核机制,从而限制了对于个人隐私的搜集。
我们可以列举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你的iPhone在下载一个应用的时候,在首次打开之时都会询问是否要授权一堆的权限,对应用的监听、监视行为会及时提醒用户,这种方式在苹果手机上很早就能看到了,而安卓在近两年才出现。
安卓手机保护隐私的缺憾
由于在系统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安卓系统相较于IOS系统具备有更大的开放性,因此在管控上也相对比较困难,安卓系统一直都在模仿IOS,如今很多地方甚至比IOS做的还要好了,但有一点安卓系统始终无法做到,那就是后台应用挂起方案。
苹果手机切换到其它应用之后,就会把你此前使用的软件暂时挂起,不再占用运行内存,而安卓则还会在后台继续运行,这就是IOS流畅性的奥秘。安卓的应用在后台运行之后,会不断的读取各种权限,甚至之前有打开摄像头以及录音功能的例子,随后安卓才开始加入了权限授权模式,但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
小米手机
小米手机一直以来都是国产手机的代表,可以说国产手机是它一步步带起来的,在小米之前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而注重创新的小米,很早之前就开始重视读取用户个人隐私的越权行为,从MIUI 12开始系统的安全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了。
小米目前完成了利用OAID取代IMEI,升级之后的OAID会随时变化,导致软件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各种信息,后台的应用一旦出现读取通讯录、照片、GPS数据等等行为,都会被及时拦截处理,一旦遇到比较“难缠”的软件必须要读取授权时,小米则会返回虚假的信息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魅族手机
最后一个赢家就是魅族了,在Flyme9系统搭载在魅族18系列手机上发布的时候,魅族的隐私保护机制也就形成了,会全程跟踪APP的行为,对于敏感的图库、文档等等文件会严格的保护起来,还会根据用户的高风险行为,给出相应的改善意见,以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