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柏柏,90后科技爱好者,今天带大家了解联发科的芯片业务,以及华为、高通芯片占比下降的原因分析。
联发科在2020年的状态,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所耳闻。2020年联发科天玑芯片销量世界第一,以占比31%的成绩,成功击败高通。在2020年全球半导体TOP15榜单中,联发科排在第十一位。在2020年全球IC营收销量表中,联发科排在第四位。另外,联发科在2020年成功突破100亿美元的大关。联发科是怎么做到的呢?市场与技术。
首先是市场,联发科销量大增与华为有很大的关联。老美对华为的技术、市场调控,使得华为在芯片供给中面临着“断粮”的处境。由于缺少芯片,华为在手机市场中的份额大幅缩减。我们从华为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占比中,也不难发现。在芯片没有受限的情况下,麒麟芯片占比高达77%。华为手机占比下降空出的市场,很快被其他厂商占据。除了华为外,我国其它手机厂商的芯片大都来自高通、联发科以及三星。华为手机占比下降间接地促进了联发科芯片的销量。
另外,受老美技术调控的影响,华为与台积电中断合作关系后,自家的麒麟芯片无法继续进行生产。要想继续发展手机业务,只能通过向其它厂商进口芯片。但迫于老美的施压,许多厂商都无法向华为出口自家的旗舰芯片。注意是旗舰级芯片,为了缓解芯片燃眉之急,华为向高通一次性支付了120亿人民币的专利费,获得高通骁龙4G芯片的使用权。但在有关5G的芯片供给上,目前华为仍然无法得到高通的5G旗舰芯片“骁龙888”。
但联发科却不一样,面向于中低端市场的联发科,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并没有引起老美的注意。也就是说,华为可以获得联发科的中低端芯片。华为的订单支持,为联发科的销量增添了不少动力。“蚂蚁再小也是肉”,虽说联发科没有拿得出手的高端旗舰芯片,但在中低端市场中,联发科芯片很受手机厂商的欢迎。
“打铁还需自身硬”,联发科自身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天玑芯片的畅销提供了保障。2020年7纳米工艺的天玑1000,2021年6纳米工艺的天玑1100与天玑1200都是促使联发科营收大增的“风火轮”。另外,联发科的5纳米基带芯片M80的诞生,也会为联发科的营收锦上添花。据悉,联发科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推出自家的5纳米芯片“天玑2000”。但至于性能怎样,还得等到天玑2000正式上市的那一天。
说完联发科,接下来就轮到华为和高通了。华为海思芯片占比下降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说的缺芯问题外,还与老美实行的市场调控、国外其它厂商的技术施压有关。Arm公司暂停对华为麒麟芯片架构的技术支持,谷歌暂停对华为手机的安卓生态系统升级,以及软件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华为的芯片业务。
此外,以华为目前的现状来看,华为手机在今年的销量,下跌幅度将会更大。当然,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日经新闻报道,华为向供货商确认提交7000万到8000万部手机零部件订单。也就是说,华为将在今年出货7000万到8000万部智能手机。与2020年1.89亿部的手机出货量相比,华为在今年下跌幅度高达60%。
说完华为,接下来就轮到高通了,相较于2019年第四季度,高通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销量是有所上升的。但从2020年的整体增长幅度来看,高通是有所下降的。一方面是因为老美技术调控的反噬,另一方面是因为联发科芯片的冲击。此外,骁龙888上市时间较晚,功耗翻车等因素,也是导致高通5G芯片占比下降的原因之一。
比起字面上的数据,可能很多人更关心的是华为的用芯问题,高通、联发科是否可以解决华为的“芯”病呢?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为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老美之所以没对联发科芯片实行出口调控,是因为目前联发科的中低端芯片并不能威胁到老美在半导体领域中的地位。换句话说,华为很难通过联发科芯片,将手机业务做大。其实从联发科的身上,多少能看到台积电曾经的影子。老美现在没对联发科实行出口调控,不代表以后不会。华为能否一直使用联发科的中低端芯片都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高通的旗舰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