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存实力,华为不得不出售荣耀,可即使到了需要壮士断腕的地步,华为也不会害怕美国的制裁,对美国发出预警。
在2020年4月9日的线上沟通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曾表示,全球化之下,所有的企业都是相互依存的,中企和美企也不例外,如若一方硬要强行反制,给双方带来的只会是谁都无法逃脱的巨大伤害。
常言道,鞭子不抽在自己肉上不知道疼。国际半导体协会IDA曾表示,随着美国芯片禁令的不断推进,美国本土芯片产业已经为此承受了近1700亿美元的损失,折合超万亿。
被反噬之后,美国可能也有些后悔,后来又不得不陆续给一些企业发放供货许可证。从实施到现在,英特尔、AMD等美国公司,以及三星、索尼等日韩巨头都已经获得了出货许可证。
看来余承东的预言已经成真,不过更有意思的是,西方霸主美国面目狰狞,露出两副面孔,欧洲企业避之不及,遭受重创,唯有联合出手。
欧洲本土的科技巨头和相关人士于2020年12月24日,就公开指责美国所采取的限制措施,并同时表示,美国以技术安全的名义,始终禁止欧企与中企合作,但对美企却额外优待,提前松绑。
要知道,美国此举,不仅让欧洲企业遭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处于被迫断供华为的状态。
就比如荷兰巨头ASML就因为荷兰政府遵守美国禁令,被禁止向中国市场供应EUV光刻机,以至于全面营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此外还有欧洲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因为美国的禁令,不仅在第四季度没有收到来自华为客户的订单。此前提出的总价值120亿美元的年度销售目标,也将推迟一年生效。
至于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显而易见,外界猜测美国或许是有意利用禁令,限制欧洲供应商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从而为美国企业开路。
对美国的不平等对待,显然欧洲也不会置之不理。2020年12月初,德、意、法等欧盟17国电信部长就达成一致共识,就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项目签署了联合声明。
声明中的计划表明,在未来2到3年欧盟17国打算投入1450亿欧元,折合约1.1万亿,主攻半导体技术,逐步去美化,共建具有欧洲特色的自有半导体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