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国产大飞机c919收获首个正式购机合同,东航成为c919的第一个客户。根据合同内容,商飞将为东航提供5架c919大型客机,争取2021年实现首架的交付。
反观美国的波音公司在2020年的表现却不如人意,虽然在疫情之下飞机订单的下滑可以预见,但是近期屡次发生了故障事件,已经从波音737max蔓延到了波音777。波音在全球范围内的口碑急剧下跌,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已经对相关设施进行了停飞。
2020年订单量的下滑,让波音公司造成了约合人民币768亿元的亏损,接连发生的事故还产生了一系列的赔付问题。根据2月25日美国媒体的报道,波音公司收到了美国航空部门540万美元的罚单。
另外,还有两次案件的赔付120万美元,共计660万美元。再加上各国的波音飞机停飞,期间产生的维修维护费用就高达数亿美元。
伴随着罚款而来的还有多个订单的取消,2020年波音公司被取消的订单中,共计涉及到800余架飞机,其中就有600余架为出现事故的波音737max遭遇退订。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近期也传出波音公司预计将商用飞机总部大楼出售的消息。不过波音公司在国内多次申请复飞均被拒绝,为什么波音公司这么急切地想在国内实现复飞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中,中国是最大的波音飞机市场,在事故频发的波音737max机型中,中国也是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共计97架。所以中国市场的变动如何,将极大程度影响到波音公司的运行。
另外,波音屡遭事故的时间节点,正值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一旦c919正式运营后,波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迎来一波下跌。在与空客和国产大飞机的竞争下,波音很可能无缘国内高达9万亿的市场。那国产的大飞机真的可以一举挑起国内航空的大梁吗?
到目前为止,c919的意向客户已经达到了28家,坚定的意向订单也达到了1050家。不过意向订单和正式的销售订单还是有所差别的,在2020年全球航空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的大飞机很可能迎来一个机遇,因为疫情影响国内航空公司的净损失达到了1185亿美元。
因此,在飞机采购问题上很可能会减少开支,而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飞机价格昂贵,国内的大型飞机存在显著的价格优势。如果2021年c919实现交付并顺利运营,预计将获得多方的订单。
不过,很多朋友还是对国产大飞机的国产化率存在疑问。我们以c919为例,目前该款机型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近60%。大家可能也会说,如果不是在核心领域的国产化根本没有意义。
我们都知道,供应商的级别越高,就意味着掌握着越关键的技术。从供应商来看,目前c919的一级供应商共计有39家,其中就有23家为中国的供应商。由此可以初步看出,国内在核心领域掌握着大部分的技术。
那在这60%的国产化率中,有哪些核心领域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呢?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飞机的整体制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一般的大型客机中集体结构系统的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6%,是整个飞机中价值含量最高的部分。
而在CC919中,该部分完全是由中航工业进行的建设,其中涉及到的企业包括成飞、神飞、西飞和哈飞等,从这部分的建造,我们就能看出整体的集成制造。同样是大飞机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国内也具备了该方面的实力。
那作为飞机上最重要部分的发动机是否实现了国产化呢?
目前c919使用的是cfm国际所提供的LEAP发动机,但这并不是c919的终点。他知道国内为了实现国产大飞机,在全产业链都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不能实现技术自主的就与国外有实力的公司建立合资,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相应企业的技术转让。
在发动机的制造上也是一样的,但是起初cfm国际并不愿意成立合资公司并进行技术转让。因为发动机的技术在飞机制造上尤为重要,cfm国际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于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就在2011年开始自行研发,应运而生的就是cj1000。该发动机在2017年,就已经实现了整机装备。在2018年点火试验中,核心转速也达到了设计要求,但是真正实现批量生产预计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该款发动机实现量产之后,很可能会直接运用到c919上完成核心技术的替换,而其他的核心系统也是采用同样的策略。虽然目前的国产化率为60%,但是商飞的最终目标是100%,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研发,该目标也能最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