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危机席卷世界时,作为国产芯片制造希望的中芯国际,近日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国产芯片当前的发展局面也将有望得以改变。
3月3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ASML(阿斯麦)签订采购协议,去年3月至今年3月之间,12个月内拿下了12亿美元的采购订单,合计金额约78亿。
荷兰ASML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中芯国际向ASML订购的也只能是光刻机了。
众所周知,ASML一直对老美都是唯命是从,2020年12月老美刚把中芯国际列入黑名单,如今ASML却和中芯国际签订12亿美元的光刻机订单,ASML这是“转性”了?
事实上,这次ASML的“转性”,有很大可能性是得到了老美默许。那么,老美为什么要许它与中芯国际签订光刻机订单呢?因为在这次缺芯潮中,老美也不能幸免,它也缺芯片了。
2月24日,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Re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微博,称今年芯片的不足,不是一般的不足,而是极其不足!
之所以他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过去从不缺芯的小米,如今从其主要芯片供应商高通获悉,不能为其供应足够的芯片了。
根据第一财经采访,Realme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通无论是主芯片还是小材料,都处于缺货状态。
相关供应链也有消息称,高通全系列材料的交付周期已经延长到30周以上,足见芯片的不足。
而造成当前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芯国际是为高通提供芯片的主要芯片制造商之一。
来自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显示,在中芯国际的客户中老美占了27.7%。其中包括高通、博通等公司。
芯片不足的情况下,现在中芯国际的生产线已经满载,想要继续扩大生产线就需要更多的光刻机。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老美会默许ASML,为中芯国际提供更多的DUV光刻机了。因为这样做,对于帮助高通等美国公司,缓和芯片危机也是很有利的。
对中芯国际来说,老美这次的神助攻,真的让其成为这次缺芯潮中真正的受益者。美国媒体CMBC以前报道也说过,中芯国际将成为这个芯片缺货的大赢家。
其理由是,尽管中芯国际批量生产的14纳米技术,不能用于制造最先进的手机芯片,但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最先进的芯片。
例如,在严重缺乏核心的汽车行业,需要成熟技术的芯片也是中芯国际的优势。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毕竟根据中芯国际的说法,它的车规生产线还没有建成,必须到2021年底才能通过生产线的认证。
按理说,就算目前汽车芯片的需求再怎么旺盛,中芯国际也很难分一杯羹。但是芯片短缺是全面的,即使中芯国际不能生产手机处理器芯片和汽车芯片,也能生产其他对工艺要求不高的芯片。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缺芯浪潮中,中芯国际不仅已经拉满了产能,芯片产品的价格也上涨了,该赚的都赚到了。
另外,中芯国际向ASML订购的DUV光刻机,也为其扩大生产线提供了设备支持。不管是短期来看,还是长期来看,对中芯国际而言,这都是好事。
不过,在光刻机方面,中芯国际依然面临着老美的限制,因为其所必需的EUV光刻机还是没有,这必然会严重阻碍其更先进工艺的开发。
因此,此次的好消息,短期内很难改变我们国产芯片发展的局面,但是随着国家对国产芯片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破局的日子相信也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