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更早些的时候,日本福岛发生了地震,导致全球车载芯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萨电子,一度也暂停了一些生产线。
还有联电的停电事件等等,不断地加剧了本就处于失衡状态的全球芯片供需。这不禁让人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那就是这次全球缺芯的源头究竟是哪里?是风雪,还是停电,还是地震,或者是禁令?
其实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复杂,本身是供应端转移,碰上禁令后,市场上的需求端产生大影响,而风雪、停电、地震等只是加剧了影响。
先说说供应端,各大厂商们都积极投资先进产能,把8寸晶圆产能改造成12寸晶圆产能,使得市场上的12寸晶圆产能占比不断的提升,8寸晶圆产能越来越不受重视,毕竟先进芯片的利润更高。
这本来也没什么,但接着碰上了芯片禁令,中芯国际的一些客户开始转单到台积电、三星、联电等厂商,导致这些厂商的产能开始爆满了。
更加上芯片禁令,华为开始积极囤货,抢占了台积电等厂商的大量产能,而华为囤货后,带动了小米、OV等的囤货,导致市场需求大增,而供应商的产能没有跟上来,于是缺货就开始出现了。
这时候台积电、三星、联电等的产能已经爆满了,无法再挤压出产能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于是恐慌情绪蔓延,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囤货,开始抢芯片了,于是从市场反应到上游供应链,产能越紧张,囤货越严重了。
再加上风雪、停电、地震等原因,不断的加码,让市场情绪更恐慌,大家抢芯越严重,缺芯也就更严重了,从而导致了全球的芯片大短缺,短时间也解决不了问题,据业内人士预测,这波短缺或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