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电商 » B2B » 发达国家很多,为何偏偏中国盛行移动支付?并非偶然

发达国家很多,为何偏偏中国盛行移动支付?并非偶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03-09 15:20    来源:客服管理系统  热度:221
时间倒退18年,当支付宝首次出现时,它还只是阿里旗下淘宝平台的一个附属工具,为用户。。。
时间倒退18年,当支付宝首次出现时,它还只是阿里旗下淘宝平台的一个附属工具,为用户在平台购物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相比于横空出世的淘宝,支付宝更像个无人关注的丑小鸭。

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只是为了淘宝开发的工具,自面世后一直高速发展,短短10余年间,用户数就突破了10亿,令人叹为观止。而社交巨头腾讯也不甘落后,依托着庞大的社交用户群,微信支付发展的同样迅猛,用户数相比支付宝是只多不少。

时至今日,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已经联手牢牢占据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渗入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让无现金生活方式真正成为了现实。不管是高档商场酒店,还是菜场路边小摊,到处都能看到移动支付的“二维码”,就连卖菜的老大爷,都能熟练运用“二维码”收款,不经意间,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移动支付了。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移动支付在国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海外其他国家,移动支付的发展却显得不够看。不管是苹果的ApplePay,还是移动支付的鼻祖PayPal,相比微信与支付宝的用户数,两者都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在使用便利性方面,更是远远不够看,这就导致其他国家的人们在使用移动支付时,远不能像国内人们这样的方便。即使是在很多发达国家,这种情况也不例外。

这就让国内的人们感到很困惑,要知道,“无现金生活方式”的概念最早就是这些发达国家提出来的,现在互联网通信技术这么发达,这些发达国家怎么反而落后了?为何只有中国盛行移动支付?

首先就是没有竞争对手,让移动支付从一开始就发展得格外迅速。
在国内,移动支付出现之前,人们除了现金支付以外,可供选择的只有刷卡,但不管是刷银行卡,还是刷信用卡,都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卡片丢失、被盗刷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不用说信用卡本身就不符合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始终在国内发展不起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而携带方便的移动支付从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欢迎,等到微信普及、电商爆发之后,移动支付的地位就更加的稳固了,对许多人来说,这两个APP都是手机里的必备软件。

与之相比,很多发达国家早早地进入了信用卡时代,信用卡的使用已经非常的成熟,很多人已经习惯这种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想要出头,实在是太过艰难。

移动网络的发展,让移动支付的推广变得更加的容易。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国内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下意识地认为国外也是如此。事实上,哪怕在很多发达国家,通信网络覆盖率都远不及国内。

在很多发达国家,离开大城市之后,信号就会变得很差,甚至干脆就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发展移动支付实在是强人所难,连信号都没有,怎么推广?在这些地方,就算移动支付出现,也只能局限于部分部区,想要全面普及十分困难。

与之相比,国内的通信网络可以说是十分发达,不管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内地偏远小乡镇,人们都能够随便上网,轻易使用移动网络。正是依托了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移动支付才有了普及的基础,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移动支付的身影。

移动支付再怎么好,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也难以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忽视。
移动支付并不仅仅是装个APP可以用了,它还要录入用户个人资料,还要绑定用户银行卡,这就需要要获得银行的支持。而移动支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银行的竞争对手,谁会将自己的客户拱手相让呢?能自己独享的客户资源,谁会愿意与竞争对手分享?再加上很多人在个人隐私上持谨慎态度,进而影响了移动支付普及受阻。

与之相比,国内人们更倾向于实名制,在个人隐私方面不如国外保守,在使用移动支付方面没有什么顾虑。再加上国家大力支持,国有银行在与移动支付合作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保留提供方便,不管你的存款在哪个银行,都能方便快捷使用移动支付。

从行业的跟随者,到行业的先行者,这些年来,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支付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这一切,其实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投入,没有这些基础,单凭阿里与腾讯自己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会涌现出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 
关于发达国家很多,为何偏偏中国盛行移动支付?并非偶然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发达国家很多,为何偏偏中国盛行移动支付?并非偶然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2016-06-07 B2B B2B模式

当今的互联网领域可谓风云变幻,各种模式也比比皆是,随着一些交易模式或者盈利模式被残酷的淘汰出局,B2B又变成了被讨论或者是一些企业策划包装的救命稻草,…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2016-06-07 B2B 生鲜电商 鲜易网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鲜易网打造全国百城餐饮生鲜食材电商平台沈阳站开通,同时覆盖沈阳市所有地区的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也正式启动。这…

银基集团转战B2B市场 启动“品汇壹号·云合伙”

2016-06-07 B2B 银基集团 品汇壹号

银基集团转战B2B市场 启动“品汇壹号·云合伙”项目;品汇壹号计划搭建一个由银基、城市合伙人、B端会员、资本、银行等组成的云平台,这一平台可以让每个合作…

B2B服务都包括哪些组成部分?SaaS服务、B2B电商

2016-06-07 B2B B2B电商 供应链金融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曾预测,B2B将诞生下一个BAT。根据艾媒咨询2016年6月3日发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B2B市场处于上升通道,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1万…

跳出传统B2B模式 建材家居类电商新贵--国通商城

2016-06-07 B2B 建材家居类电商 国通商城

跳出传统B2B模式 建材家居类电商新贵--国通商城的辉煌战果;国通商城通过网站、APP、微官网、DM杂志等渠道,将商讯全方位而又精准化地传递到给潜在的合作伙伴…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2016-06-07 B2B B2B蔬菜生鲜物流

第四届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峰会暨2016北京CED电商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联盟主办,是国内最具趋势引领力的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据悉,本…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

2016-06-10 B2B 跨境电商 2.0 时代

如果将依靠代购的海淘阶段定义为跨境电商1.0时代,那么,在行业快速发展整合走向成熟以及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当前,跨境电商则开始步入2.0时代。而在2.0时代,…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

2016-06-23 测绘地理信息 B2B2C 电商服务平台 仪之宝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16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大会获悉,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

B2B跨境电商 中国B2B交易额将超过20万亿元预计

2016-06-25 B2B 跨境电商 B2B交易额

分享经济或共享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新动能。如果共享经济与时下中国经济的另一个风口跨境电商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

2016-06-25 酒仙网 酒仙团 b2b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据悉,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主办的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发展研讨会在昆明召开。酒类产、销企业负责…

 
热点图文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电商模式:传统行业电商的B2B模式思考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B2B生鲜电商新锐鲜易网杀入沈阳 开拓新市场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生鲜农产品行业盛会 B2B蔬菜生鲜物流成热门话题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B2B成跨境电商2.0时代发力点 跨境电商效果外贸增长红利将释放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我国首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B2B2C电商服务平台——“仪之宝”正式上线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酒仙网旗下酒仙团中国酒类电子商务b2b市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外贸B2B发展趋势 解读外贸B2B平台的四大发展趋势

外贸B2B发展趋势 解读外贸B2B平台的四大发展趋势

淘宝收藏大师授权有什么影响

淘宝收藏大师授权有什么影响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