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因此而“芯慌”,美国巨头们也不例外,比如英特尔、高通等企业上书政府,希望政府出手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而在2月25日凌晨,拜登正式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解决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问题。很多人认为,美国芯片已经“空心化”,即虽然全球份额占近50%,但制造已经落后,依赖于中国地区,所以“心慌”。
但我想,相比于美国的“心慌”,更应该心慌的其实是中国,如果真的芯片缺口达30%,中国市场才是影响最大的市场。
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国,最大的芯片进口国。按照2020年的数据,中国一年进口芯片超35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这3500亿美元的芯片进口额,占全球芯片总产能的近80%,可以想象一下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有多高。一旦缺口额达30%,中国市场会因芯片不够用,而产能减少30%,这个影响有多大,这笔账大家都能算清楚的。
而中国芯片自给率按照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可能只有15.9%左右,即消耗这么多的芯片,84%要靠进口,一旦芯片短缺,会直接导致芯片涨价,从而中国获得芯片的成本将大幅上升。
所以,在全球芯片缺货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看戏,看美国巨头们以及韩国巨头们如何解决芯片问题,更应该是我们更心慌,要真正动手去解决问题,减少进口,降低依赖,否则最终受伤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