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电商 » 双11狂欢后的思考:下一个纪录前我们做什么

双11狂欢后的思考:下一个纪录前我们做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6-15 13:50    热度:156
2015年双11的成交额最终定格在912.17亿元北京的冬夜,小雨蒙蒙寒意阵阵。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里却是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另外一幅景象。当大屏幕上出现“912亿”的数字时,场内所有身穿红色天猫T恤衫的阿里员工高声呼喊、击掌庆祝。是的,。。。

2015年双11的成交额最终定格在912.17亿元

北京的冬夜,小雨蒙蒙寒意阵阵。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里却是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另外一幅景象。当大屏幕上出现“912亿”的数字时,场内所有身穿红色天猫T恤衫的阿里员工高声呼喊、击掌庆祝。是的,2015年11月11日的最后一刻,又一个新纪录诞生了。

12日凌晨0点0分,阿里巴巴公布2015天猫双11全天交易总额,为912.17亿元。这是阿里举办双11七年来的最高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59.7%。

七年来,中国互联网线上销售纪录一次次被打破,全民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剁手党”、“血拼”等新名词一一诞生,双11所带来的互联网红利有目共睹。但排浪式消费、电商大战、平台建设存在缺憾等问题,让这场全民消费盛宴的未来也带了一些不确定性。未来,双11还会继续,下一个纪录前,如何完善自我,是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阿里天猫双11再创新纪录

马云:双11要办100年

11月11日零时,新一年的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开启。在此之前,一场众星云集、可以边看边玩边买的互联网“阿里版”晚会在北京水立方火热上演。

在北京的另一边,阿里的竞争对手京东举办着另外一场“京喜夜”晚会,晚会同样有熠熠星光,同样有热闹互动,但据某款第三方软件统计,阿里的晚会在收视率上更胜一筹。

11月11日0点,人们又一次开始见证中国民众的消费实力——18秒成交额破1亿;1分12秒破10亿元;12分28秒破100亿元!中午11点50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571亿元,打破去年全天纪录。

12日凌晨0点0分,阿里巴巴公布2015天猫双11全天交易总额,为912.17亿元,其中无线端贡献了68%的占比。这是阿里举办双11七年来的最高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59.7%。去年这一数字为571亿元,无线端贡献为42.6%。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今年双11,阿里零售平台有8个产品创下销量世界纪录,其中手机销量超过300万台。张勇表示,世界纪录见证了中国消费的巨大力量。

“我希望把双11办100年,还有93年,也许双11会比阿里巴巴活得更长,未来可以在纽约、伦敦、东京、甚至巴塞罗那举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信心满满。

在今年的双11中,浙江消费能力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人造节日”引发排浪式消费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双11?

新一年双11再创数据神话的背后,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前几日,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还真的需要“双11”吗》的文章。他认为,双11走过7年,形转势移,万物焕然,当初的很多初衷及条件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从2009年,受美国黑色星期五的影响,阿里巴巴率先在全国推出双11网购节,当天销售总额为5200万元。之后的6年,销售总额如同坐火箭一般迅速上升,年年破纪录。到了今年,这一数字竟然达到了91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700多倍。

这样的数字究竟代表了什么?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认为,中国经济传统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比重正在飞速增加,而双11正是一个绝佳平台,承担起拉动内需的重任。

但也有专家指出,在“促销”、“打折”的诱惑下,很多消费者逐渐失去了购物理性,有些人甚至用这一天时间透支了全年的消费。

新华网撰发评论指出,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人造节日”带来集中爆发的消费更多了些排浪式消费的意味,这显然与个性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并不相符。这种模式透支了电商零售的各个环节,只会成为零售环境不佳的中国商业社会的一个浪尖,而不会成为潮流。

吴晓波则认为,这样的所谓“纪录”本身成为了一个可以被设置的结果,很像各地城市创造吉尼斯纪录的那种总动员模式,乃至于各个品类的排名等等,均可被操纵和运作,几乎没有了参考的实际意义。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光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选在一年中的几天来消费,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物流爆棚、大批量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最终也会引发一些难以解决的公共问题。

对于在消费盛宴中受益最大的电商来说,双11所带来的也不都是牛奶和面包。“电商的良性状态,应该是低价的常态化、普惠化。”原国美在线CEO韩德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限时促销”是电商畸形发展的顽疾,供应链的剧烈波动会使运营成本急剧增加,由此而产生低价瞬间化、有价无货、有货买不到、买到送不到等一系列问题。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双11电商大战究竟伤了谁?

随着2009年阿里开启双11战略模式大获成功后,这种模式迅速被后来者效仿。随后几年,多家知名电商公司参与到双11中来,电商大战烽烟四起。

如今,“电商大战”已经成为双11前后的一场“固定节目”。去年,阿里天猫和京东商城因为“双11商标”闹得不可开交,而今年,他们又因“争抢商家”再次开战。

11月初,京东通过官方微信号“京东黑板报”宣布已实名举报老对手阿里巴巴。京东声称阿里在双11促销活动中向商家施压,强迫商家“二选一”。而阿里方面也迅速发出回应,将此次京东的“举报”定义为“炒作”,并表示,市场竞争的最终解决方案应让消费者选择。

天猫双11筹备委员会发言人芳娅在回应中还称,“鸡实名举报了鸭,说鸭垄断了湖面。”有分析认为,阿里方面如此回应其中隐含着一层意思,这些商家之所以放弃京东选择天猫,还是因为天猫本身的实力受到认可。

对此,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明确表示,电商平台企业作为构建诚信守法的网络交易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充分、公平、有序竞争,不得限制电商经营者参与公平竞争。

俗话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在这场两大电商巨头的市场争夺战中,缺乏话语权的小商家成为最受伤的群体。

吴晓波在《我们还真的需要“双11”吗》的文章中指出,任何一个商业游戏,发展是前提,共赢是基础,乐趣是条件,如果局中之人都咬牙切齿、形同死敌,那么,竞争本身便味同嚼蜡,失去了君子之姿、商业之美。

童光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无可厚非,但作为电商平台,不应该在企业准入制度上设置门槛,应把选择权交还给商家,保证了商家的利益,也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于企业之间的“口水战”,童光辉称,任何竞争都得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甚至达到了恶俗的程度,只会让消费者反胃,让整个社会诟病。

集中爆发的消费,也暴露出平台和后续服务的一些弊端

“人造”降价、龟速物流

电商平台建设是否需要再完善?

狂欢过后,更多的应该是冷静的思考,因为狂欢过后常常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在网上买买买,网友最希望的是尽快收到自己“剁手”的成果。然而在巨大的成交量后,全国物流企业也承受着超常的压力,随之引发物流缓慢、甚至爆棚,全国物流体系面临巨大考验。

10月23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韩瑞林在双11快递服务动员会上透露,预计今年双11日处理量最高将达1.4亿件,较去年增长超过30%。阿里巴巴旗下大数据物流平台菜鸟网络方面预计今年11月11日当天创造的包裹量将达3.75亿件,远超2014年双11的2.78亿件。

而2014年双11当天仅走菜鸟平台的包裹约占全年的2%,日单处理能力超负荷,包裹积压在双11当周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物流问题,总有较真的网友在双11后翻出“旧账”,指责一些电商平台为了吸引人气提出所谓的“促销”、“降价”猫腻重重。

杭州的黄先生向浙江在线记者爆料,今年双11之前,他曾在某电商平台的网上超市看中了一款红酒,“当时这款红酒的价格是118元,店家称下单可以减20元。”黄先生说,因为考虑到马上就要到双11了,他当时没下单。

结果双11当天,这款红酒突然提价到198元,店家给出的促销“力度”为满180元减100元。黄先生左算右算,发现这两种方式得出的最终价格都是98元,“根本没有所谓的促销。”

“在很多促销活动中,商家先涨后降,看似降价,实际比以前持平甚至更高。”浙江楷立律师事务所律师凌斌称,消费者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如果商家确有欺诈行为,可以按照新《消法》的规定要求“退一赔三”。

除了消费者需要有权要求涉嫌欺诈的商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作为电商平台,也需要从中进行反思。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光辉直言,作为电商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有很多,比如对平台的监管,而价格诚信也是企业的生命。

童光辉称,电商平台所进行的不是一锤子买卖,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只有构建规范、诚信、安全的交易环境,严格规范网络商品交易经营秩序,严厉查处网络销售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保护网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电商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为一年一度的惊人数据震撼时,为全国“剁手党”的消费能力惊叹时,也应该冷静下来看待眼前喧闹的一切,所有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都应该理性、健康。

关于双11狂欢后的思考:下一个纪录前我们做什么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双11狂欢后的思考:下一个纪录前我们做什么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

2016-05-28 跨境电商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跨境电商新政出炉,相信很多人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但依然没看懂。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电子商务 虎嗅 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还是10多年前马云“忽悠”大家拥抱电商的Jin句。到了今天我们不再质疑电商的未来,但在融入电商大潮中面临不…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跨境电商 传统企业

我们更聚焦电商发展的现实问题,所以虎嗅提前邀请到能来杭州FM节的分享嘉宾,对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进行了复盘解答。让大家提前感知抚摸节“真…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四大关键

2016-06-05 跨境电商新政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

中国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新规对国内外企业和消费者是否为不能承受之重?中国财政部官员的回答是否定的。 跨境电商将遭急刹车?截至16日,…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

2016-06-05 跨境电商 移动视频直播

跨境电商和移动视频直播都是近期颇为热门的话题。跨境电商摊上热点在于一波三折的税改新政:曾经一度的风口产业在历经4月8日的税改后,导致绝大部分的进口商…

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

2016-06-15

在过去这个季度,京东的交易额增长率相比上个季度大幅下滑,营收增长也与阿里巴巴只有咫尺之遥,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同期阿里巴巴的多项指标突然…

生鲜电商的生死局怎么破?找奇葩、做团购!

2016-06-15 鲜电商

  可以形成一个很规则的生鲜电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鲜、社交网络做团购、精准城市社群引爆、大数据采集局域市场信息,再来一发爆款,如此循环。 

阿里与苏宁的深度发酵仅仅是对京东的狙击?

2016-06-15

  阿里与苏宁的联合从何时开始已经由原先的战略合作慢慢发酵到深度融合,双方不仅战略投资还进行股份收购,着实成为行业的强强联合的典范了。

任正非和雷军谁更红?“企业家网红”时代来了!

2016-06-15

任正非的突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企业家中的网红化趋势已经到了一个超级拐点。网红化本质就是社交网络化。企业家在社交网络上的存在和体现将越来越强…

趋势预测:网络直播将成2016商业营销界新蓝海?

2016-06-15

专栏:2016年,网络直播在国内风起云涌,大量创业者和热钱在直播行业暗流涌动,甚至连腾讯、YY、陌陌、小米、优酷等互联网巨头都高调进入直播领域。网络直播…

 
热点图文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