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能否撑起数千亿市值?
据悉,2020年11月,快手递交了港股上市招股书;2021年1月,公司通过港交所的首发聆讯;同年1月26日,快手正式开放认购。
根据招股书,快手计划在全球发售3.65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913.05万股,国际发售股份3.56亿股),发售价为每股105港元至115港元。按照发行价格和发行数,经初步计算,快手的总市值将达4314亿港元-472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598亿元-3939亿元(未计算超额配售)。
此外,公司的相关募资额为383.46亿港元-419.7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19.77亿元-350.04亿元。
截至2021年1月27日,Wind显示,若按最高募集金额计算,快手的首发募资总额将排在港股历史第9位(仅次于中国铁塔、百威亚太、小米集团),高于去年港股上市的京东集团。
此外,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月27日,2019年起新上市的319家公司的发行价,其中最新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共有181家,破发比例为56.74%。另外这319家公司中,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共有113家,首日破发比例为35.42%。
那么,在公司业绩亏损的情况下,其为何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以及未来是否会有破发的风险?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IPO日报表示,目前港股处于南下资金不断涌入的亢奋期,对大型内地背景IPO具有极高的非理性热情,所以这个估值可能会实现。
“短视频行业中,快手不是最领先的,也不是最大规模的,但是其最先找到了和电商结合的流量变现赛道,因此上市后快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与抖音的差距,但两者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沈萌说。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IPO日报则表示,快手因为符合潮流趋势,其破发的概率比较低。另外,后续可能因为资本市场的追捧,快手的股价可能会走高。
“不过,快手的业绩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扭亏,所以要小心互联网泡沫,不要盲目追高。”李大霄说。
某资深企业咨询管理人士对IPO日报表示,从港股市场目前整体走势,结合互联网板块的市场情绪和快手的市场地位来看,快手破发概率较低。
上述人士认为,“快手股价的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其业绩变化。目前国内短视频平台格局较为稳定,对于盈利前景较为广阔的此类公司,前期投资者给了一定的亏损预期,尤其是在时间上。不过,如果快手后期经营利润仍持续亏损,那大概率就要高开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