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其专业包括机械加工与制造技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等。目前,几家合作企业借助企业资源,为学生建立了顺畅的就业模式。
根据“工业生产名县”发展战略,2011年,永久职业学校与金堂县技术工程学校合作,迁至金堂县槐口周城路188号。是四川省利典职业学校和成都市泰格技术工程学校,占地面积77597.45平方米(116.3亩),总建筑面积58084.37平方米,标准运动场和足球场400米目前拥有2500多名学生学籍,近50门教师培训班,100多名双师型教师,28名市县教师,20多名全国省级技术骨干教师,13名县优秀班主任,6名县优秀青年教师,4名县学术人才和带头人,2名县“十佳”教师,5名该领域权威专家。
学校目前开设的专业有机械加工制造技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工程建筑施工、幼儿教育、工业美容、假日旅游(酒店与餐厅导向)、财务会计电算化、当代生态观光农业营销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等。
为加快金堂职业学校发展态势,落实成都市教育厅“3+N”战略定位,2014年4月28日,学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以二级生产专业为主的公办邮政学校,也是中国改革发展第一批示范学校——成都工业生产职业技术学校。
德育: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
主办后,学校以德育为先,以“以德自强,以术博学”为校训,模仿工业职业学校的“三全”管理机制,管理班级集体和教务长团队,将团体教育主题活动与参政议政主题活动融为一体,高度重视“三支队伍”的基础建设。在德育管理方法中,新生军训是关键。学科梳理、学生课外活动、迎新晚会、评选分配“讲文明、树新风、升星”等一系列重点主题活动,成立学校业余团校,组建女旗守护队。贯彻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保护自然和自然环境,为住校学生失去绿色宿舍,开展“三爱三节”等社会实践活动。
四川省金堂县在职实验学校——学校文化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教书育人,提高成品质量。学校以管理方式为重点,以主题活动为媒介,积极探索各种圆桌理论的教学育人数据平台。在自然环境、个人行为文化、优良学风、校风等方面按照教书育人的方法产生,学校社会发展认同指数值迅速上升。围绕塑造学生专业成就,明确了“二产龙头专业重点发展趋势,三产传统主极专业保留,融合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新专业”的基本建设理念,逐步调整专业,加快重点专业和具有竞争优势专业建设,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为了连接中高职院校的“高架桥”,
,使学校成为城市工业和职业院校优质的招生产业基地,学校正在把握当代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做好学生就业和升学考试的共享发展,拓展对口升学考试的安全通道。
四川省金堂县在职实验学校-企业协作。
在节约学习的管理方法上,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加快专业发展趋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以服务项目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和毕业生就业需求为总体目标,努力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第一,“询问企业信息和订单办学”:金堂职业学校为SAIC、宝马等企业开设了6个“订单班”和“专业对口班”,旨在招聘企业所需的200多名技术工人。二、“引企入校、产量结合”:引进“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连接产业链和国家标准,适当开发设计目前合作企业16家,
入校企业有5家,第三家是“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借助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创实用产业基地,打造教师精英团队和基建一体化重点团队;三批近百名教师去企业实习活动,参与制造;聘请近60名企业管理方法的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担任教师;为“兰斯电子器件”等企业设立近20个“专业对口”员工培训机构,
在走向现代化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带动下,探索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积极与四川海特企业共建“航空技术学校”,努力把金堂职业学校打造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优质基础标准、内控管理标准、德育特色独特、教育科研自主创新的四大名牌。